~交往是一种能力,独处同样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
叔本华对于社交与独处有过一段非常精辟的评论,他说:“生活在社交人群当中必然要求人们相互迁就和忍让。因此,人们聚会的场面越大,就越容易变得枯燥乏味。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开始了与自我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对话。
~放弃无效社交,才能提升自我
~独处,是一次次的自我管理
~独处,是同自己对话的过程
~《礼记·中庸》一书中曾言,“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年轻时总害怕“不合群”,以为“朋友多了路好走”,于是为了合群而合群,马不停蹄地去赶赴一场又一场热闹与繁华。
随着年龄渐长,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与其花费时间与精力在酒桌上觥筹交错,去结交一些无关痛痒的“朋友”,还不如学会好好与自己相处。
独处,是一种智慧的沉淀。
独处,是一种充实的满足。
独处,是一个人的清欢。
只有能与自己好好相处的人,才是内心足够强大和丰富的人。
~独处,是做回自己
美国哲学家梭罗,曾经远离尘嚣、只身一人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
两年时间,梭罗自耕自食、自始至终都独自一人。
后来有人问他:“你一个人住在那一定很孤独,很想见人吧,特别是在风雪天里。”
梭罗回答:
我为什么会感到孤独呢?独处使我身心健康。与人为伴,即使是与最优秀的人相处也会使人厌倦。
我好独处,至今我尚未找到一个伙伴能有独处那样令我感到亲切。在独处时,我做回了自己。
是啊,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真正的发现自己,认清自己,回归真实的自我。在独处的两年里,梭罗写出了传世名著《瓦尔登湖》,震撼了美国人的心灵。
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他自己。”
人生需要独处的时刻,在独处中遇见最真实的自己,回归精神的安宁,回归灵魂的本真。
~独处,是最好的修行
常常有读者问我:“为什么我与每个人相处都很好,可还是不快乐?”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都在考虑如何变得合群,如何更受大家欢迎,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如何与自己好好相处。
陈道明喜欢一个人呆在家里,弹钢琴,用毛笔抄古籍,挥笔泼墨画山水,或坐在雕花的中式座椅上读书,写杂文。窗外天空纯净如水,屋内时光静好,很有一种让人心动的美感。
他的朋友笑话他一个人宅在家里,远不如一场饭局有用。
陈道明淡然一笑:
“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不汲汲于名利,静下心来做一些无用却静谧美好的事,何尝不是一种修行?”
是啊,独处是一种静美,更是一种修行。真正的君子在独处时能安然自得,在热闹中也能淡然自若。
只有独处时,才能超越俗世,抛开一切琐事,回归静寂的心境。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而这样的境界,唯有独处时才能抵达。
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与其挂着空洞的笑脸,为了社交而社交,不如提升自己的内涵,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垃圾社交,不如独处。
独处,是一种高远的境界
庄子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人只有在独处之时,方能拨开迷雾,心灵游于物外,与天地精神往来,看清生命的真相。独处,是一种高远的人生境界。
苏东坡写过一首词: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毂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置身茫茫天地间,听着江水滚滚东流,在独处时,苏东坡忽然醒悟,悟到自身渺小如沧海一粟,生命短暂如江水一去不复返。
生命如此美好而短暂,又何必与蜗角争名,与蝇头争利?
独处让人醒悟,让人看清生命的真相。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跳脱功名利禄的诱惑,不困于得失成败,抵达高远的人生境界。
~周国平说:
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
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独处,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曼迪·赫尔在《安顿一个人的时光》写道:“一个人生活,可以是平淡、乏味、停滞不前,也可以是一场充实、美妙、精彩纷呈的冒险。”
选择前者是孤独,那是一种“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看黄昏”的寂寞之境。
选择后者是独处,那是一种“近看庭前花开花落,远望天边云卷云舒”的淡然之境。
朋友晓晓说:“我喜欢独处,开始觉得安静、自在、不拘束、不用迁就他人,后来就成为一种习惯。偶尔和朋友一起,感觉对方那么不舒服,那种伪装我一眼就看出来。他们心里早把我看作异类,可我不在乎,因为我遇到更优秀的自己。”
是的,我不在乎身边人如何评价,我只在乎是否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普通人与人交往,心情愉悦,但优秀的人不喜社交,只因社交实际上降低生活品质,所以,他们更喜欢独处。
优秀的人未必不合群,他们只是更偏爱独处。
因为,对他们来说,独处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自我赋能,更是一种自我认知。
所以,请拥抱独处,这是一个人最好的人生姿态,它不仅让你遇见其他优秀的人,也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独处,是一种生活方式
曼迪.赫尔说:“总有些路,你必须一个人走。”哪怕孤独陪伴,也要把它走下去。
~独处,是一种自我赋能
周国平说:“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
从心理层面来说,“独处的能力”就是一个人能很好地回应内心的想法与需求,能被自己的内心所陪伴、安抚和慰藉,且不感到无聊或空虚,且自得其乐。
它是一个人情感成熟最重要的标志,意味着对自己生活有着足够的掌控。
而从实践层面,独处就是一种自我赋能。
关于赋能,前阿里执行副总裁曾鸣先生在为《重新定义公司》序言中提到:“未来组织最重要的职能是赋能,而不再是管理或激励。”
曾鸣先生的赋能属于外部赋能,即企业由上而下地释放权力,即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驱动企业组织扁平化,最大限度发挥个人才智和潜能。
但一个人成长,更需要的是自我赋能。
所谓自我赋能,就是个体深知时代变革趋势,从一颗螺丝钉(被动安排)转变为一棵植物种子(自我驱动)。
独自在黑暗泥土中吸收土壤养分(基础能力强化)和日月精华(核心能力迭代),默默从地底下长出来(竞争胜出),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成功者)。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这样描述自己独处性情:
我这个人是那种喜爱独处的性情,表达准确一点,是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独自一个人默默地跑步,四五个小时伏案独坐,默默写文章,我也不觉得煎熬,也不感到无聊。
村上春树创作小说二十余年,从未遇到才华枯竭的尴尬境况。
究其根由,就是实现了自我赋能,即让他拥有成功的优秀者所具有的三种核心能力:思考力、耐力、专注力。
这三种能力,恰恰是当下很多人所稀缺的核心能力,因为你无法依靠外部赋能直接获得,唯有独处方能拥有,因为真正独处时,只剩下自己可以挖掘。
时代在变,善于自我赋能,将是你今后的核心竞争力,这在很多大程度上决定你和优秀者的差距,而这个差距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独处,是一种自我认知(反例)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写道:“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以外再没有更多别的选择了。”
这里的庸俗,可以理解为追求合群从众中而丧失自我,并做着一些没有意义或价值的事。
他们时刻不停从门窗向外张望,寻找外部刺激,以驱动自己的精神和情绪活跃,他们追求五花八门的社交、娱乐和奢侈,为此甚至丢掉性命。
吴永宁曾这样说:“极限运动国内第一人我不敢说,但我一定是玩得最狠的那一个,因为我每天都在爬,我是在玩儿命。”
他是在玩命,而且真把自己命给玩没了。
据山东卫视透露,吴永宁生前曾经做了两个引体向上,在做第三个的时候他出现了意外。
由于体力不支他再也没能爬上去,就这样结束了自己年仅26岁的生命。
他这样的一群人,在高空中摇摆,在危险中狂欢,为的就是在网络直播平台上粉丝带给他的成就感,以及可观的金钱。
或许,直到坠落那一刻才意识到,因拒绝恐惧,不幸拥有惨淡平庸的一生。
他的死没有任何意义,粉丝很快将他遗忘,就连用生命换来视频也在一夜间被直播平台删除。
现实中,当社交、娱乐、奢侈把许多人引入穷奢极欲,最终都将以痛苦而告终,甚至以性命为代价。
叔本华说,能使我们免于这种痛苦莫过于拥有丰富的内在,因为一个人内在越丰富,他对身外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别人对他来说就越不重要。
我们说,道家抱守天人合一,佛家讲究明心见性,儒家倡导养德尽性,身外之物都不重要。
~独处,即是修行。
它可以看作一种内在整合,这种整合,就是将外部事物经过“自我消化”后放到内在世界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不断优化自我认知体系。
关于认知,猎豹创始人傅盛把人的认知结构分为四个层次: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自以为是的认知状态(比重95%)。
(2)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敬畏之心,开始空杯心态,准备丰富自己的认知(比重4%)。
(3)知道自己知道——抓住事情的规律,提升自己的认知(比重0.9%)。
(4)不知道自己知道——永远保持空杯心态(比重0.1%)。
在他看来,有95%的人处于第一种状态,他们很容易陷入“自我为中心,不向外看”的状态,就连尝试和对外沟通的欲望都没有。
这种状态非常可怕。
如果吴永宁对死亡有敬畏之心,对自身行为有深度认知,惨剧也就不会发生。
但我深信,他不是最后一个。
现实中,你想要判断一个人的认知层次,就看他能不能独处?看他一个人呆着时,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若是前者,说明他是一个内心贫乏的人,这样的人,会持续热衷社交、娱乐这些没有价值的事,并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最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所以说,一个人如果缺少交往,可以看作是一种生活缺陷,但缺乏独处的时光,那不亚于一场自我毁灭。
而当下,正处于信息大爆炸时代,你将面临两种现实困境,要么在无知无畏中“自我毁灭”,要么在过度焦虑中“等待死亡”。
要想突破,唯有独处而胜之。
~独处,是做回自己
美国哲学家梭罗,曾经远离尘嚣、只身一人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
两年时间,梭罗自耕自食、自始至终都独自一人。
后来有人问他:“你一个人住在那一定很孤独,很想见人吧,特别是在风雪天里。”
梭罗回答:
我为什么会感到孤独呢?独处使我身心健康。与人为伴,即使是与最优秀的人相处也会使人厌倦。
我好独处,至今我尚未找到一个伙伴能有独处那样令我感到亲切。在独处时,我做回了自己。
是啊,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真正的发现自己,认清自己,回归真实的自我。在独处的两年里,梭罗写出了传世名著《瓦尔登湖》,震撼了美国人的心灵。
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他自己。”
人生需要独处的时刻,在独处中遇见最真实的自己,回归精神的安宁,回归灵魂的本真。
~独处,是最好的修行
常常有读者问我:“为什么我与每个人相处都很好,可还是不快乐?”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都在考虑如何变得合群,如何更受大家欢迎,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如何与自己好好相处。
陈道明喜欢一个人呆在家里,弹钢琴,用毛笔抄古籍,挥笔泼墨画山水,或坐在雕花的中式座椅上读书,写杂文。窗外天空纯净如水,屋内时光静好,很有一种让人心动的美感。
他的朋友笑话他一个人宅在家里,远不如一场饭局有用。
陈道明淡然一笑:
“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不汲汲于名利,静下心来做一些无用却静谧美好的事,何尝不是一种修行?”
是啊,独处是一种静美,更是一种修行。真正的君子在独处时能安然自得,在热闹中也能淡然自若。
只有独处时,才能超越俗世,抛开一切琐事,回归静寂的心境。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而这样的境界,唯有独处时才能抵达。
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与其挂着空洞的笑脸,为了社交而社交,不如提升自己的内涵,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独处,是成年人最大的魅力
独处时,有何快乐可言,谁能独乐乐?所有独乐乐的人,到底有何满足感?
独处的快乐,就是不再害怕孤独,学会自省,拒绝依赖他人生存;
就是不炫耀手握多少大咖资源,而是自己生得强大;
就是不在意外界对你的评判,不取悦任何人,更多关注自我。
林徽因说过,真正的淡定,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如果想衡量一个人的内心有多强大,就看他能不能一个人独处。
一个人的成熟从学会独处开始,拒绝迎合,取悦自己,最终内心才会强大。
我们孤零零的来到这个世上,最终也将独自离开,学会独处,发现自己,你会发现独处是圆满生活的开始。
~林语堂说:“孤独两个字拆开,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蓬下,细犬逐蝶深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唯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可都与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之前也在某些公众号上读到过一些关于独处的文章,无外乎是说如何处理或者打发独处的时间,你在独处的时候能够形成哪些有利于提升自己的的习惯之类的文章,暂且把他们归为鸡汤。对于这类鸡汤文,一般就看下标题大概就明白期中大意了。好像研究生毕业以后对于鸡汤的辨别能力和筛选甄别能力都有所提高。这可能跟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设计过程有很大关系,导师教的东西,随着毕业时间的拉长反而越发的稀薄,就像海拔越高越缺氧一样。写论文那阵子思路和头脑相当清晰,也时刻铭记导师说的逻辑和自我思考能力。而现在,都已模糊的不成样子了。对于这样迷失,其实我是感到恐惧的。另一方面,跟自己独处过的那些日子密不可分。
关于独处,我能说且有权利说的,只有自己的独处经历了。一是因为我的年龄并不算大,再者,我的阅历并不算丰富,我相信生命的深度跟长度虽没有必然联系,但时间不会骗人,深度逃不过长度的限制。所以我还没有资格,对,就是没有“资格”,去站在某个制高点上来高谈阔论关于“独处”,更无法苦熬鸡汤,让读者甲乙丙丁来点赞,并产生间歇性励志情怀,然后,继续该吃吃,该睡睡,该玩的手机该打的游戏,一分钟也不会耽误。最后,像我自己一样,将那些碎片信息抛之脑后,再去寻觅新的鸡汤。所以,我能做的,我想做的只有分享,分享个人关于独处的日常一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走过路过,不喜勿喷。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不管你愿不愿意,可不可以,你都必然要经历独处,或心灵上的,或精神上的。我所谓的独处,是指你独自面对生活的任何一个不特定时间。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分化,朋友圈的分散,交集的缩小,或者工作的需要,以及电子信息的发达,你总会在某个时间得独自面对生活。比如你要独自吃饭,独自在风雨中回家,独自看电影,独自逛街,独自喝下午茶,或者独自忍受悲伤,独自承担压力。因为独处,人们会显得孤独。但因为喧嚣,我们又需要独处。
说的有点拖沓了,老毛病了,得改。一说话就暴露逻辑思维的问题。
说起独处,准确的说从2013年准备考研的时候就开始了。现在想想,一晃过了五年了。时间,匆匆忙忙地却又不紧不慢有条不紊地沉淀着记忆。好像从今天我才意识到,自2017年从泰国回来,我的生活好像就没有了自己的空间,挤满了各种声音和嘈杂,难以安静。
由于工作需要,爱人今天一大早就出差去了外省,由于某些原因,这次我要自己留在这座城市独自生活一个礼拜。虽然排斥过于热闹嘈杂的大环境,但夫妻两人生活也得慢慢适应,甚至慢慢产生依赖,所以其实从昨天晚上我们吃完饭回来的路上已经今天白天出门之前,我都在想,爱人不在我要怎么度过这一个礼拜呢,甚至觉得这几天该怎么熬过去,怎么独自一个人过,特别是晚上,因为我知道自己从来都胆小怕黑,一个人必须开着灯才能睡觉。我知道,这些还不算焦虑的思考都源于我好久都没有独处了,我之所以有所顾虑,是因为我独处的能力也丧失。
然而吃完饭回来,我反而觉得有种如释重负的享受,这大概就是独处下的心灵慰藉吧。手机头条推送一条消息过来,说是马上有暴雨,而此时还不到六点,天色却已经变得昏暗。一个人的时候我总觉得我一定要在天黑之前回家,我知道,这是在2014年就已经形成了的潜意识。天黑,总给我一种不安全感,以前在偏僻的村里是这样,现在在人流涌动的都市更是这样。我不知道这种不安全感从何而来,可能正是因为长期一个人独自生活的缘故,能保护我的,只有自己。但当身边有人陪着的时候,这种不安全感系数明显会降低甚至消失。
2013年,决定考研,每天和有同样追求的很多人一样,坐在教室里,从早到晚,除了搭伙吃饭,闲聊几句,都是独自奋战,没有人明白你心中的孤独苦闷以及那种着了魔似的意志。
2014年,与理想的学校失之交臂,再次拾起课本,决定在大学城附近的村里租下房子,继续同样的日子,这次不同的是,我不再坐在教室里同以往那些人一起看书吃饭了,这一年的暑假,硬生生的把自己憋在不足30平的小屋里看着那些发黄的书页,一遍又一遍。凄凉的连个搭伙吃饭的人都没有了。独来独往,屏蔽了所有社交,生活倒也充实规律,那一年基本都是六点多就自然醒,然后洗漱,简餐,复习,重复并更新着每一天。偶尔也会去街市上撒个欢。比如23生日那天,一个人去剪了头发,买了衣服和一大堆零食,然后早早地就回来了,那是我第一次一个人过生日,其实当时也没觉得多重要,只是心里有点凉凉的。但现在看来,那时的我并没有学会独处,内心里也并不喜欢独处,只是生活所迫,不得已罢了,因为一个活泼洒脱的少年,没有谁愿意过那种自己束缚住自己的腿脚,在没有朋友,远离家人,失眠的时候只能靠酒精,把自己禁闭在牢房一般的日子,但即使在那样的日子里,我竟然也挺过来了,并且是好好地,身心健康地挺过来了。感谢那段日子,那是我后来面对一切独处生活的根基,也给后来的我独自在泰国的生活和工作打下了相当重要的心里基础,但此生再也不想经历第二次。
关于在泰国的一年,要写的太多,今晚有点倦了。感谢今晚的雨,虽不是很凶猛的暴雨,但酝酿了一天,也算下得酣畅淋漓了。出站的地铁口挤满了人,想必就是下雨了,那么多躲雨的人,我庆幸自己带了伞。不是每次下雨都能有人给你送伞,但如果他能让你养成带伞的习惯,对于成年人来说,我想那应该是比送伞还温暖的爱护吧。一个人回来的路上,心里不免想着爱人在身边的情形,他若在,定会紧紧牵着我,不停的啰嗦着慢点慢点,然后嘻嘻哈哈地回去,便不会像现在一样觉得路太远。伞很小,刚刚遮住身子,但雨越下越大,不免还是会湿了衣襟。路过便利店,想进去挑点零食,但冷气太足,衣服又有点湿,就赶紧拿了酸奶出来走了。走在楼下,雨点更大了,滴在黑色瓷砖上,溅起朵朵百花,像是王冠上的宝石,也算是夏天的雨带来的独特的韵味了。看着这里的雨,又让我想起泰国的雨季,脑海里一闪而过还是加快脚步往回走。一路上想的更多的是,如果爱人在家的话,一进门肯定要帮我放热水冲脚,然后我顺便洗个热水澡,换上洗好的干衣服,然后烧一壶热水,泡一杯茶水,暖身子。然而我发现,即使他不在,我自己也能做好,而且更享受这个过程。放下包,给水壶加了水,然后洗澡,洗完澡冲了杯茶,静谧而安详,一边吃着泡芙一边跟母亲视频,拉拉家常,然后就各自忙去。看着热气腾腾的茶水,还有淡淡的清香,此刻我的内心也宁静许多。我又突然喜欢这样的夜晚,虽然夜晚可能让我难眠,但他的静谧时光没有任何时刻能够代替,没有任何时刻能让我静下心来,没有干扰的记录我的生活。
以前没有人陪的时候,我不会独处,总向着外面呼喊倾诉。现在有人一直守护了,我却学会了独处并如此享受和欢喜。
~正如《乌合之众》一书所说,“群体中的个人,不过是众多沙粒的一颗,可以被风吹到无论什么地方”。
所以,当身处群体中时,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不为“生态”所染,不为“氛围”所乱,不为“情绪”所惑。
群体中容易迷失,坏生态下容易堕落,“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他人的不良行为,就好像是打破了一扇窗,流风所及,如果定力不强、修养不够,很容易让自己的防线也失守。
如此,“慎众”就要在见贤思齐的同时,要有“见不贤而内自省”的意识,注意从反面教材身上吸取教训。
看到别人有不良行为,就应该检查一下有无同样的行为;看到别人犯错误,就应反思一下自己有无同样错误的苗头,从别人犯错误的根源中吸取教训,并举一反三,及早防范,从而使自己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
唯有如此,才能祛除私心杂念,抵制歪风邪气。
~于是,1845年著名学者梭罗,只带了一把斧头,到瓦尔登湖边建了一间小木屋,独居了2年零2个月零2天,以验证自己所悟出的人生真谛:“一个人,只要满足了基本生活所需,不再戚戚于声名,不再汲汲于富贵,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
体验结果,正如他所说:“一个人,放下得越多,越富有。”
是哦,但凡那些才华横溢、有所作为的人,都是会享受和利用孤独的人,他们在孤独的时候,积蓄能量,才能在不孤独的时候爆发和绽放。最出名的应数苏东坡了,他的人生精彩处,几乎都在流放的孤独岁月里。
嗨,一下子啰啰嗦嗦说这么多,我最想说的是,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
我一直在反省自己,这些年,如果说不擅交际、木纳,是我的一种性格的弱点,那么不耐孤独,简直就是我灵魂的缺陷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想让自己可以耐得住孤独,坚持读书、写文章。当然,好友依然要聚的,茶要品的,酒也要喝的,美女必须欣赏的。
叔本华说,独处为一个精神禀赋优异的人带来双重的好处:第一,他可以与自己为伴;第二,他用不着和别人在一起。
一个人如果自身具备足够的内涵,以致根本没有与别人交往的需要,那确实是一大幸事。为什么?因为几乎所有的痛苦、复杂,都来自于与人交往,当然快乐肯定也有。
柏那登•德•圣比埃曾经说:“节制与人交往会使我们心灵平静。”一语中的啊,哲学家也是人,需要朋友,需要温暖,所以他只说节制。
没有足够的独处生活,我们都不可能获得平静的心境,那么就尽量节制一些交往吧。
如果你还年轻,这问题更应考虑的。依然是叔本华说的:“谁要是在早年就能适应独处,并且喜欢独处,那他就不啻获得了一个金矿。”
~也许喜欢写作的人,都是喜欢独处的。至少我知道两个人如此:孙犁、张爱玲。他们都写书,都爱独处。
不能说写书的人都爱独处,也不能说独处的人都会写书。我只能说,对写书的人而言,独处是一种享受,能养着一个心境,也提供思考的空间。
深居简出的孙犁,在文章中描述一个火炉:“它陪了我三十年,陪我住过大厦,也伴我迁往小屋。它放暖如故,大屋小暖,小屋大暖。小暖时,我靠近它,大暖时,我离它远些。下午三点时我午睡起来,在它上面烤一片馒头,慢慢咀嚼,自得其乐。”读这样的文字,你能感受到他那份满足,那份快乐。
是的,当一个人独处时,心才是自由的,可以胡思乱想,天马行空,或者在平静中,枕石听涛,倾听来自内心的声音,你会发现,孤独中有最真实的存在感,也是思想必经的路径。
至于张爱玲,她说“笑全世界便与你同笑,哭你便独自哭”,何时哭,在哪里哭,我不知道,但在上海和美国的时间里,她基本是一个人生活,一个人过的。
一个人当然必须学会独处的能力。所以她说:“愿你比别人更不怕一个人独处,愿日后谈起时你会被自己感动。”
其实不管是作家,还是其他什么职业,都需要一方心灵独处的时间和地方。
因为与人交往,是看清世界,独处却是与自己交往,是看清自己。
特别是人到四十岁以后,眼光会逐渐由社会转向个人,由外向转向内心,山水园林,便成为安慰心灵之所。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多美!
孤独才是人的常态,孤独而能静处,是一种修行方式,能让心灵平静的方式。
你看,千百年来,在书中、在现实里,总能看到垂钓者独醉的身影,“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怡然自得,惬意快乐。
想一想,“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冰天雪地的寒江上,又能钓到多少鱼呢?只不过是钓者在享受独处中那种独有的快乐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