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街塘河相伴的黄埭老街,碧云天、黄叶地,又到银杏金黄时

古街塘河相伴的黄埭老街,碧云天、黄叶地,又到银杏金黄时

作者: 文艺范流氓 | 来源:发表于2021-12-10 14:11 被阅读0次

文图/应志刚

刚入冬那会,朋友圈曝出一份“苏州拍银杏”攻略,相城的黄埭老街,是“必打卡”的地点之一。

老街全长一千三百多米,旧时百店琳琅,千叶小舟云集,八方商贾过往,一直是苏州西北部和无锡锡东地区的重要商埠,素有“银黄埭”之称。

保存至今的民居临河而筑,多为清代和民国时期建筑,粉墙黛瓦、面街枕河、石埠错落有致,具有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古镇特有的风貌。

黄埭老街上有一株距今800多年的古银杏,树高14米,树身周围4.29米,枝叶繁茂。

每到此季,金黄的一面面“小扇子”随风而落,一派“纷纷坠叶飘香砌”的诗意景象。

古银杏生长在老街的中段,被众多古朴的民居包裹,唤作白果园。

白果是银杏的俗称,以树做地名,看来这株古银杏名头很大。

关于银杏的来历,当地有多个版本的传说,但流传最广的,则与太平天国的故事有关。

据传,白果园是太平天国起义军在黄埭练兵的校场,这株银杏是慕王谭绍光所栽。

清同治年间,苏州为太平天国苏福省。1862年初春,慕王谭绍光主持苏州留守事,一日途径黄埭,有妇女控诉驻当地副职武官调戏侮辱新娘案。

慕王在黄埭设临时行辕3天,审理此案。他每天上午审案,下午率随员巡视附近乡村,了解民间疾苦,办了许多让人称道的实事。

调戏妇女的武官被查实后斩首,当地于是留下了“慕王斩将处”和“刀垛石狗头”等遗址。

慕王临行前,看见有乡农兜售树苗,于是选购两株银杏树苗,亲自种在后院空地上,这便是这株古银杏的由来。

但我个人以为,这并不可信,因为太平天国距今不到200年,与银杏的年龄不相符。我更愿相信,这是黄埭镇上的说书人编出来的。

说书人,以前被尊称为说书先生,编故事、讲故事的水平都是一流的。

作为吴县西北部各乡镇及无锡甘露、荡口,常熟辛庄、杨友等地物资集散的大集镇,黄埭在古时,八方商贾云集,自然也是说书人必跑的码头。

“说书灵勿灵,要过黄埭老码头”,黄埭镇历史上曾是吴县最大的书坛老码头,仅老街上就曾有万云楼、畅苑、怡苑等九家书场,黄埭书场更是有“苏州小光裕”之称。

黄埭书场是苏州最古老的民间评弹书场之一。设在老街西首的原熙馀草堂内。

熙馀草堂建于清道光三十年,原本是乡绅朱福熙的宅院,由“香山帮”工匠精心营造而成。

有见识的老人说,取名熙馀草堂,一是取《尚书·尧典》中的“庶绩咸熙”,及《石崇文》的“高歌凌云,乐余年”之意;二是屋主名“福熙”取“岁岁有余”之意。

早年间,这里宾客云集、高朋满座,时有评弹界大腕蒋月泉、徐云志、严雪亭、黄异庵等前来演出。

现今的百年书场依旧对外开放,常有演出。位于熙馀草堂内的黄埭评弹陈列馆,陈设着诸多评弹演艺道具及数百张老照片。

古色古香的砖雕门楼、透着历史流光的窗棂,还有年年花开不败的广玉兰古树,无不令人沉浸在旧年的光阴里。

而走过长长的备弄,在明暗交错的光线里,恍惚间,那从清末至今来过黄埭书场的46位评弹名家,在你面前勾响弦索叮咚,一口软糯的“勾魂腔”萦绕满堂。

相关文章

  • 古街塘河相伴的黄埭老街,碧云天、黄叶地,又到银杏金黄时

    文图/应志刚 刚入冬那会,朋友圈曝出一份“苏州拍银杏”攻略,相城的黄埭老街,是“必打卡”的地点之一。 老街全长一千...

  • 秋思

    碧云天,黄叶地,又到一年银杏季。 年少时最喜秋日,特别是阳光醇暖的秋日,午后,西风瑟瑟,金黄的落叶翻飞,美得心情也...

  • 流芳词集:你也在想老家吗?

    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 〈宋〉 · 范仲淹 碧云天,黄...

  • 又到银杏金黄时

  • 又到银杏金黄时

    又到银杏金黄时

  • 五绝.银杏树下

    金风黄叶地,银杏碧云天。 木落三千岁,人生一百年。

  • 流水光阴

    浓荫横斜秋水寒,暗香浮动日光暖。 碧波昆丽河,金风玉露时。 一叶黄,知天下秋。 碧云天,黄叶地。 莫采庶子之春华,...

  • 碧云天,黄叶地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 碧云天,黄叶地

    你问风,为什么托着候鸟飞翔;却又吹得让它慌张;你问雨,为什么滋养万物生长,却又淋湿她的衣裳;你问他为什么亲吻她的伤...

  • 碧云天,黄叶地

    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街塘河相伴的黄埭老街,碧云天、黄叶地,又到银杏金黄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pc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