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享受生活要不要奋斗

享受生活要不要奋斗

作者: 秋天的山荆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6-12 15:16 被阅读0次

    前一阵子参加了三场研究生面试。初次做网络面试,此前分开进行的英语和专业面试合二为一,网络这端教师整装待发、严阵以待,网络那端学生由调度指挥鱼贯而入。面试内容加上网络测试,读题,调整信号或者突发情况,平均每个考生消耗的时间比原来多了不少,我参加的这几场几乎都是从早到晚的一整天才能完成。

    因为时间紧张加上疫情防控,午休的时候老师们都选择自己带饭或者在旁边的小教室吃盒饭。

    这样虽少了一些午休时间,到却多了一些交流机会。有一次午休,一个年纪稍大的老师问,你们年轻人现在都听什么歌,我非常惭愧地说,我真的不太懂音乐,倒是看了一些电影。那个已经学有所成的前辈说,我这一辈子没什么爱好,就是听歌和看电影,只是我老了,不知道你们年轻人现在有什么新的东西可听可看。这个话题瞬间燃爆了短暂变成午餐间的会议室,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一些歌名,但主要还是电影,很快六零后的老师们就说出了一大串我闻所未闻的老电影,正觉得聊天要变成听课,有个老师抛出了新话题:

    最近写东西非常没有感觉,坐在电脑前想要集中精神,却久久不能进入状态,非要做点别的事情才可以,甚至就是在word里面乱敲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也行。人生需要调节,有时要放松,就听点音乐。

    我点头不迭,这种感觉非常熟悉,只是我放松的时候很少听歌,主要都在听各种语言类节目。

    可能天生对语言敏感,聊天对我来说是莫大的放松,无论是听别人聊还是自己聊,要是都没有这样的机会,访谈对话类节目凑合凑合也行。

    听的时候有时放很低的声音可以当作背景音乐,仿佛在星巴克写作时大厅里那种窃窃私语的聊天声,有时则要投入精力,竖起耳朵,兴致勃勃,专心致志地听一小会儿,当然某些时候也会有把视频打开,看看谁在说这种蠢话(或聪明话)的冲动。

    这样断断续续地听,经过鉴定觉得有点意思的语言类节目有《晓说》(各种系列)、《奇葩说》、《圆桌派》、《锵锵三人行》、《风味实验室》等(最近可以想起来的),今日总结起来,觉得好像我的这种喜好还是为了获取知识……真的……不愧是我……

    我想过为什么自己喜欢聊天类节目,甚至把它当作一个关键问题抛给自己。答案很抽象——因为可以让我活得更明白。什么是活得明白呢?刚好最近遇到一个可以拿出来讲讲的例子,不妨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某一期风味实验室,围着一堆吃的,谈话的有新疆说唱歌手艾夫杰尼,在座的一个中年人问艾夫杰尼,说唱歌手圈子是否会鄙视奢侈生活,艾夫杰尼说他们更喜欢奋斗的生活,随后收到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那么奋斗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如果不享受,奋斗还有意义吗?

    由此发散出去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的目标就是享受生活,是否还要奋斗?

    这种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适合哲学家回答,今天斗胆尝试回答一番权且作为笑谈。

    初中学政治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当共产主义最终实现的时候,劳动会成为人的基本需求,当时特别不理解,我那小小的脑袋里还以为,不劳而获的生活虽然有点不道德但是却是是奢侈的。毕竟那时放眼望去,目力所及之处,辛苦工作的劳动者大多数是掰着手指头混日子,工作与其为了快乐不如说是为了工资,与其说是为了明天,不如说只是为了求生。彼时我们选择学习什么,是由生存压力决定,而不是由个人爱好决定,直到今天,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也很少有人能真正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任性填报”,尤其是家长们,多多少少总要参考一下行业的就业情况和收入水平,以便预估一下并不遥远的未来学习可以带来的收益。

    随着生活越过越好,这种情况正在发生着变化,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受兴趣驱动选择职业的人。他们的职业不拘一格,好像也不太在乎别人的评价,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成长迅速……一次去云南开会,一个学者听说我喜欢云南地产的小粒咖啡,热情地向我推荐了一个专门研究咖啡的熟人,经她推荐,又找到了一家自主经营的小店,价格非常便宜,味道却是各种大品牌都比不上的。我潜水进了店主的咖啡交流群,看她上山选豆,炒豆,拼豆,在店里的各种试饮和免费活动,她似乎并不专注于怎么快速赚钱,而是在生活和享受一种爱好,销售只是她谋生的一种手段。

    这种优雅的节奏一般是衣食无忧者的专享权力,然而根据我们这些长期生活在大都市罐头里的人看来,压力才产生动力,而这些悠闲煮咖啡的年轻人,是不是会因为缺乏压力而越来越差呢?

    事实并非如此。

    昨天翻了一遍未来简史,看到由瓦尔·赫拉利写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从只会喝加了很多糖的次等茶,逐渐开始学习喝清茶,一步步了解、学习、品味中国茶的过程,不禁莞尔,那种从好奇到探索到一步步深入的过程真是似曾相识。宛若我学习烘焙,开始不过为了烤几块毫无难度的小饼干,然后开始研究慕斯蛋糕和烤蛋糕,随后学打发奶油和裱花,翻糖(实在只是做了一次就放弃了),再进一步就发展到做面包,从甜面包,装饰面包,逐步入坑欧包,又从软欧包到硬欧包……

    这种被好奇心趋势的学习,让我们的生活如同游戏闯关,攻破一城后便要再下一城不可。

    好奇心给我们的好处数不胜数,毕竟做你感兴趣的事情,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即便独行也不孤寂。

    可以想象,当物质条件允许时,我们会越来越多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作为未来的职业,而这些相关的劳动工作,不会枯燥无趣。

    最重要的是,我们将出于爱好,而不是经济或其他原因,而希望无限拓展自己的能力。

    我相信在天上的科比会同意我的说法,他如此热爱篮球,以球为生为业,他看过无数次凌晨四点的洛杉矶,从始至终勤奋不息,相信叫他起床的一定是爱,而不是工资收入。

    所谓生活幸福本应是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才总会希望把这件事做得更好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有一本关于健身的畅销书,名为《囚徒健身》,作者保罗·威德实实在在地蹲了20多年大牢,而在一无所有的铁窗背后,他钻研了一整套单纯凭借自身力量,结合体操技巧锻炼肌肉和运动能力的方法,用这套方法训练,不用蛋白粉,昂贵的健身器材,甚至不需要多少空间,就可以完成形体的基本训练。哪怕是体操世界冠军看到他的方法也会称颂吧,谁又会想到这个人的身份呢?最重要的是,他不是被强迫而是发自内心地喜爱和钻研徒手健身,为此他想让自己做得更好,也因此出狱之后一举成名。

    就像舞者不能允许自己的身材不能表达出美感,弹琴的人也难以接受自己的手指不能驾驭对音乐的理解,为此他们才会刻苦训练。

    就这样,喜爱思考的人,会不自觉地顺着各种线索一本又一本地读书;喜欢玩儿的人,魔方会越转越快,轮滑会越滑越溜,乒乓球越打越流畅……

    没有挑战的内容很快变得乏味,我们总会顺着自己的爱好,一路向更具有难度的方向走下去,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一种满足,心灵的满足。

    毕竟,人生有个目标就比迷茫舒适,不是每个人都适应躺吃不动,不为谋生做事的时候,就为趣味做事了。

    与其问为何奋斗不若先想想为何要享受。

    毕竟享受也分为不同档次。

    生命是平等的,哪怕身无分文,你也同样可以享受这个世界的光和水,在这个方面穷光蛋与国王没什么不同——同样看一片相同的田野,嗅得夏之花,尝得秋之果……

    如果你心中的那个幸福,就不过是这些,那奋斗却是也没什么意思。

    然而,如果你有爱好或者理想,便总会不甘于这种生存的基础享受。

    你或许会蛰伏若干年,但只要获得追求梦想的自由,便会快乐地走在这条道路上,那时理想和爱好便会像两台大马力的发动机,催着你前进。

    或许这种追求才能够达到兴趣为主、收入为辅的理想工作状态。

    这样的幸福生活本身也是一种奋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享受生活要不要奋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yg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