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作为一个人,最安全的保护色是什么吗?
答:是变得和别人一样。
儒家称之为“中庸之道”。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男权社会里,作为一个女子,社会给你的最安全的保护色是什么?就是恪守妇道。不然会浸猪笼淹死你。
你知道林黛玉和贾宝玉相比较于香菱、袭人、探春、宝钗、王熙凤的悲剧是什么吗?当然,我不是说他们就不悲剧了,红楼梦里的女子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贾宝玉和林黛玉让人振奋的点就是他们的自由恋爱,这对于后来的我们而言是值得赞颂的。但是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何尝不是命运悲剧的走向?!
我们当然要歌颂进步歌颂自由,歌颂人类自由发展之路。可是对于当时的个人而言,可想而知多么难?
而贾宝玉和林黛玉自由恋爱思想的萌芽很大程度上起源于那些“不正经”的书。
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蹋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至于。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
薛宝钗告诫贾宝玉要走仕途经济,告诫林黛玉要读书就读正经书。这像不像你的老师家长告诫你要读书就读有用的书不要读那些小黄书?
薛宝钗告诫香菱不要学诗。
宝钗因笑道:“我实在聒噪得受不得了。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
读书使人明理。可是你越明理时越发现站在愚昧的人们中间是多么孤独?!真正的大文学家、思想家都是寂寞的。因为没人能够理解他们。林黛玉也时常寂寞,因为没人能理解她!她何尝不是把自己的孤寂排遣在了那些落花里那些诗词歌赋里?
很多人其实常常慨叹如果自己能够豁得出去能够不要脸,是不是早就发财了?是不是有很多漂亮的女生看见那些网红开着豪车赚着自己不屑一顾的钱时慨叹:只要底线够低,钱没那么难赚。可是为什么你要脸呢?因为你受教育了啊!这是教育的成功,也是你底线提高后自然会受到的束缚——那就是你再也回不到没有底线的生活!
如果你不曾读书,那么你在愚昧的世界里待着也会感到舒服;如果你不曾见过世界,那么你在狭小的角落里安然现状也能“幸福”;如果你不曾见过太阳,那么你在黑夜会能找到“满足”。。。。。。可是你读了书,你见过了世界,你见过了太阳,你就再也不可能在愚昧的世界里舒服地生活,不可能在狭小的角落里安然,也不会认为黑夜就是美好。。。。。。可是你能改变周围的人吗?你能走出去那个狭小的角落吗?你能让太阳照进黑暗吗?若你能,那么你就会在追求中展现价值而充满希望,但是如果你发现不能而充满绝望时,你会怎么办?你会不会更痛苦?你会怎么告诫那些想像你一样企图走出去的人?
你会说:原来不读书也挺好的。。。。。。
你不是刻薄,你不是自私,你只是不想别人走你走过的路,遭受你遭受的痛苦。。。。。。
薛宝钗是寂寞的,她读了书,见识到了世界,见过太阳,然而却改变不了世界,也找不到改变世界的路。。。。。。她一个花季少女,为什么活得像个寡妇?在丫头们例如小红小姐们例如黛玉都在思春青春萌动的时候,她就没有少女心吗?那么长篇的《红楼梦》里你发现她活得像个青春的女孩子吗?她的屋子空旷的寡淡,她的穿着朴素而无华,她的行为举止乖巧从分......是她无心还是不能?可是她看见花丛中的蝴蝶时也会追逐,看见鲜亮的肚兜也会忍不住缝上几针入了神,看见打络子也会说出怎么配色最好... ...她的身上充满矛盾。她也会哭泣,也寂寞而痛苦。
她只能告诫后来者:守本分!
如果说林黛玉是身体上缺乏活力,那么薛宝钗是灵魂上缺乏生机。是她本来如此吗?是时代的限制而已。
幸好,我们生在了幸福的时代:我们的祖先先烈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敢,超越了他们的时代的限制,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新世界,一个自由的可以发展个性的新时代!
感恩,是我在这部书里读到的。
我有时候会说:如果没有一定生活阅历,其实不建议读《红楼梦》。如果要读,当成个爱情故事读读就好,但不要以一个爱情故事去反驳别人的解读。《红楼梦》的书眼我认为在于秦可卿房间里的那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很多时候没见过没经历过其实很难理解里面的人物和故事以及背后的逻辑。
我为什么这么理解薛宝钗自己读书却要求别人安守本分呢?源于我生活的经验。
我年少时因为身无一技之长,只能读书上学打发时间。于是我从小学读到中学又读大学,真的是因为我比较无用。但是在一层一层的升学中,我周围的老朋友越来越少。初中毕业之后我的邻居同学们很多便出去打工工作了。甚至初中毕业的时候我有个女同学怀孕了便很快结了婚。现在她的儿子都到了结婚的年龄。那时候我才刚刚十二岁,我能干嘛呢?除了升学读书啥也不会干啊,我那时候想天哪那么小能懂什么婚姻啊,后面还有长长的一生为什么要在十几岁做决定啊?!等我大学毕业的时候人家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后来家里一直以为我不结婚不谈恋爱拿XX同学作对比。我的感情生活里也是曲曲折折。直到后来我看见她满脸沟壑榆树一样的脸,想着她也只比我大几岁的年纪不由慨叹她是不是过得不幸福?可是我错了啊!人家满满的欣慰:自己马上就要抱孙子了啊!你读那么多书到头来也还是要经历结婚生子家务工作赚钱养家赡养父母抚养子女啊!你可能会说那我教出来的孩子肯定比你的孩子素质高,但是你能保证自己的孩子比她的孩子孝顺吗?素质高就是幸福的标准码?
幸福的标准其实很简单:求仁得仁!求而不得而又不得解脱方是痛苦之源。
人类的痛苦大多就是求而不得。不管你身居高位还是市井之徒,你都会又求而不得的痛苦,也会有求仁得仁的幸福。
幸福从来都跟读书没关系。读书只不过是让你提高了能力,能够更好地游走在世间,存活在社会里,然而从来都不是你得到幸福的根源。除非你从读书里找到了求而不得之后解脱的路。。。。。。
宗教为什么让信徒们感到安慰?并不是宗教能 帮他求仁得仁,而是让他们求而不得之后能找到安慰自己的东西,并不能在他们需要钱的时候给他们钱生病的时候帮他们治疗好病痛,但是会让他们相信没有钱也能幸福地生活面对病痛能够坦然面对并坚信忍耐之后会有安慰奖。
为什么真正的无神论者也能幸福?因为他们能够在自己的追求中满足。当我希望全世界人民不要再受资本主义迫害时,虽然我无法干掉全部的资本主义,但是我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时我便欣慰我的一生了!
顺便说一句:我理解宗教存在的意义,但我是个马克思主义者,坚定的无神论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