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导读
"三十年前,我不懂得心智建模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区别。
现在我明白两者截然不同,并把精力专注于通过计算机建模来理解人类心智。
我认为自己是一名认知科学家,而不是人工智能专家。"
……
我们大脑中“浮现”出来的现象——例如想法、希望、意识 和自由意志都根源于一种怪圈,是不同层次之间的一种自我强化的“共鸣”。《我是个怪圈》认为自我和意识的本质是一种“怪圈”,它作为一种抽象反馈寓居于我们的大脑。全书融合哲学、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 脑科学和数学哲学,讨论了在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中得到充分说明的自我指涉(self-reference)如何刻画了我们的心智。
心灵、大脑、符号、模式、文字游戏、 自我指涉与意识。
本书价值
读完这本书你将获得:
l 不一样的思维方式;
l 深度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l 哲学思辨。
作者介绍
侯世达,又名侯道仁,美国当代著名学者、认知科学家。侯世达生于学术世家,其父罗伯特·霍夫施塔特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其父在斯坦福大学任教,侯世达在斯坦福大学长大,并于1965年毕业于该校数学系。1975年因发现了侯世达蝴蝶1984年受聘于密歇根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兼任沃尔格林人类理智研究中心的主席。1988年回到印第安纳大学,任文理学院教授,以认知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研究为主,同时兼任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哲学、比较文学副教授职务。
2009年被选为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并成为美国哲学会会员。
2010年被选为瑞典皇家学院院士。
侯世达教授对不同语言着迷,除了母语英语外,可以流利的说法语与意大利语,对德语、俄语、西班牙语、瑞典语、中文、荷兰语等语言也有了解。
书摘赏析
l 每个人部分地生活在另一个人的大脑之中,而如果宽带上调,不断提升,再提升,越来越大,那么他们就会越来越多地生活在彼此内部——直到极限的情况之下,他们之间界限分明的感觉将慢慢消解,如同双旋世界中对人(或者更像连体双旋世界中的对人)的两半。
l 在两个不同的人的大脑中,可能栖息着“同样的希望与梦想”,特别是,这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了很多年,而且作为一对夫妻,还创造出了被这些希望与梦想所围绕的新生命。这听起来可能太过浪漫了,但这就是我当时的感觉,仍是我现在不变的感觉。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束他人灵魂的碎片,只不过是以一种新的方式组合起来而已。但是,灵魂碎片每一位贡献者的表征当然不是平等的。那些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是我们内部获得最强大的表征之人,而我们的“我”也正是通过他们所有人的影响在很多年里复杂的相互冲撞而形成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29812/a0a44bf2483a144b.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