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贸易的所得
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目的就是解释国际贸易的好处,以及有多少好处。
1: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的理论最著名的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在国富论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之后,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对国际贸易的解释更为合理,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认可。
2:绝对优势
在国富论之前,全世界理解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弈。一个国家通过贸易挣钱,就会有一个国家亏钱。于是出口没有优势的国家不愿意参与国际贸易。
亚当斯密却分析到,如果A国在生产小麦上有优势,B国家在生产麻布上有优势,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A国全力生产小麦,B国全力生产麻布,两个国家分工自己都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然后通过交换来获得另一国的商品。这样对两个国家的财富都会增加。
3:比较优势
大卫李嘉图发展了绝对优势理论。解释了两国国家即使A国生产所有商品的效率都比B国高,两国依然有可能通过国际贸易获利。
①:机会成本
经济学研究的永远是有限资源下的配置。如果A国全力生产小麦,就没有资源再去生产麻布。所以如果A国生产自己擅长的小麦所消耗的资源,就是生产自己不擅长的麻布的机会成本。
很显然,由于A国生产麻布的机会成本,要高于生产小麦的机会成本。因此A越多生产麻布,而不是用小麦去交换麻布,自己的损失就越大。
②:比较优势
如果按照绝对优势来看,如果B国生产什么都不如A国擅长,那么两国就没有发生国际贸易的理由了。实际并非如此。
A国生产麻布的效率很高,生产小麦的效率低一些,但是都比B国效率高。A国如果将生产麻布的资源拿一点出来生产小麦当然也是可以,但是生产小麦的机会成本就是生产麻布数量。B国虽然麻布和小麦的效率都不如A国高,但是生产小麦的效率还是比生产麻布高。
比如A国1份资源生产20麻+10麦。B国1份资源生产5麻+10麦。
如果A国全力生产麻布可以生产40麻,B国全力生产小麦可以生产20麦。如果A国拿5麻去换B国的10麦。最后的结果就是A国一共收货35麻+10麦,B国保持不变。
如果B国拿10麦去换A国的20麻,则B国的总收入就是20麻+10麦,A国保持不变。
由此可以看出,通过交换A,B两国都获得了比原来更大的收益。虽然在模型中主动交换的国家获得了全部的额外收益。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获益大的国家一定愿意让利一部分出来促进交易。因此对两国都有利。
③:交易边界
如果A国1份资源生产20麻+10麦。比例是2:1。B国1份资源生产10麻+4麦。比例2:0.8。结果会怎样?如果A国全部生产40麻,然后拿出20麻来和B交换只会得到8麦。还不如自己生产20麻+10麦。因此交易就不会发生。
也就是说如果要让A国愿意交易。B国的麻/麦比必须>A国的麻/麦比。
④:考虑工资
如果两个国家工资率不一样,会有什么变化?
实际上两国的生产效率,最后都会落实到成本这个环节上来。
一个教授既擅长教学,又擅长批改作业。而一个助教既可以教学,也可以批改作业,但是都不如教授做得好。教授聘用助教改作业,可以把节约下来的时间教学。教学的收益高于改作业,因此教授依然在交换中受益。
假设教授在美国,助教在印度,他们共同就职于著名的网校可汗学院。如果省略换算过程,可以假设教授教学1天收入200,改作业收入100。助教改作业收入80,教学没人听收入只有50。这个模型同样通过交易,可以增加教授和助教的总收益。
3:国际贸易的增加
之前通过逻辑分析国际贸易的收益。下面通过图形也能看出来。
①:无贸易的效用
I:无边际产量递减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假设AB两国同时生产布和小麦。A国具有小麦的比较优势,B国有布的比较优势。如果A国全力生产小麦可得180单位,全力生产布得120单位。两种都生产就是60布+90麦。
II:加入边际产量递减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实际情况中,生产可能性曲线通常凸向外面。这是因为生产的越多,边际生产率递减。A国将1单位资源全部生产布的数量,生产的越多,边际效率降低,应该要小于只用0.5单位生产的数量的2倍。
III:社会无差异曲线
在微观经济学里,我们就分析过社会的无差异曲线,个体获得某数量Y和某数量X获得的效用相同的组合。
比如吃一口肉和吃三口菜的组合,在这个数量上吃1口肉就等价于吃3口菜。但是随着吃的肉越来越多,肉的效用在下降,菜的效用在增加,最后每1口菜的减少,都要用更多肉的增加来替换。因此无差异曲线总是凹向原点,代表交换的斜率总是变大。
IV:封闭条件下的均衡产量。
当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别曲线相切的点,就是这个国家效用最大化的生产组合。
②:发生贸易的所得变化
本来A国的均衡生产组合在A点。由于贸易的产生,A国在生产X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应该全力生产X商品。
由于规模效应的存在,因此A国又没必要真的全部生产X,而是生产120X+30Y的组合。因为在B点之前,每增加1单位X,只需要减少1-单位的Y。在B点之后,没增加1单位X,需要减少1+单位的Y。B点事临界点,在这一点的点斜率为45°。
当A过生产了120单位Y以后,出口80单位Y,进口80单位X。使得新的社会效用可以达到E点,而E点明显处于更原理原点的无差异曲线上。因此通过贸易实现了1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分离,使得社会福利增加。
③:交易所得+分工所得
一国通过国际贸易产生的收益中,有一部分是源于交易本身,有一部分是通过两国分工。如何区分这两种收益?
假设A国无贸易条件下的生产点为A点。如果参与分工,那么A国应该多生产X商品,因此生产点在B点。
如果不参与分工只与B国进行贸易,由于B国在Y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A国拿出一部分Y交换B过的X,所收益的商品会更多,假设在H点。因此这个H点新的无差异曲线就是通过交易获取的。而E-H的部分就是分工所得的。
二:H-O模型
HO理论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发展出来。在比较优势理论中,是假定1个国家的生产效率不同。但是为什么会不同呢?HO模型解释了这是由于不同国家资源禀赋的不同产生的。
否则在一段时期内,由于技术扩散,两个国家的产率应该会逐渐接近的。正因为两国的要素禀赋是难以再短期内趋同,才使得生产率保持差距。
1:H-O模型
①:要素密度&要素丰度
一国生产商品是需要劳动多还是需要资本多,就可以表示为这个商品需要的要素密度是劳动密集型还是资本密集型。
而一国拥有的两种资源的数量就是两种资源的要素丰度。
②:HO的假设条件
I:只有两个国家进行比较
II:生产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也就是不考虑两个国家生产效率的差别。
III:两种比较的商品劳动/资本比例假设是相同的。避免X商品在甲国是资本密集型,到了乙国成了劳动密集型。虽然这种情况时有发生。
IV:两国的生产规模效应不变。如果生产规模递增,则图形会凹向原点。
V:两国不完全分工,不会一个国家完全生产X,另一个国家完全生产Y。
VI:两国的无差异曲线相同。才能排除两国需求的差异。
VII:两国商品和要素处于完全竞争市场。如果有垄断则商品的价格和产量都会被扭曲。
VIII:要素在一过内自由流动,但是在两国间不流动。如果在两国间自由流动就不会有商品交换而只有要素交换。
VIIII:没有阻碍自由贸易的各种成本和壁垒。不考虑物流成本和税收等因素。
X:两国生产要素充分使用了。
XI:两国贸易平衡。
③:H-O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差异。
I:比较优势理论只有劳动生产力作为要素。而HO模型中考察劳动和资本两个要素的影响。
II:比较优势理论讨论的是两国生产效率不同时的情况。HO讨论的是两国效率相同,但是由于资源禀赋不同而造成的选择不同。
III:比较优势讨论的是完全分工,HO模型讨论的是不完全分工。
2:H-O图形
由于两国的偏好相同,因此他们的无差异曲线相同。与甲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的无差异曲线,同时也和乙国相切。
当甲国通过贸易使得新的效用线落在E点的时候。乙国通过贸易使得效用线落在E’点。E点=E’点,因此他们的新效用线也落在E点。
3:H-O-S
如果两国要素不能流动,但是商品可以交易。最终连两国的要素价格也会趋同。
简单来说,A国拥有更多的劳动力密度,因此在劳动密集型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所以生产和出口更多的劳动密集型商品。
在这个过程中,A国对于劳动密集型商品的需求是增加的,因此劳动力要素的价格也将上升。
在B国由于资本密度高于劳动力密度,因此劳动力价格是相对较高的。结果由于B国多生产资本密集型商品,对劳动力的需求反而下降了。因此劳动力的价格也随之下降。
A国的劳动力价格上升,B国的下降。而A过的资本价格下降,B过的资本价格上升。最后相同时达到均衡。
三:HO模型的检验
1:里昂惕夫之谜
如果根据HO模型,美国应该属于资本密集型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但是根据实际测算,美国反而进口了更多资本密集型商品,而出口更多劳动密集型商品。难道HO模型是错误的吗?
谜题出来以后,很多经济学者也给出解释
①:需求偏好。
如果美国的需求偏好资本密集型商品的程度高于对手国。则任然需要大量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才能满足美国人的需求。
②:人力资本
美国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所以劳动力素质远较对手国高,因此劳动力效率更高。
③:贸易保护
美国担心技术扩散,所以很多技术密集的商品不让出口。比如高科技武器。而美国的工会又担心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过多会减少工人的收入。因此限制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
④:自然资源丰富程度
石油在沙特开采的成本很低,因此资本投入量少。但是美国页岩油的成本投入很高。因此统计口径上如果采用美国的原油开采成本,美国进口原油就成了进口密集型商品。
⑤:要素逆转,
小麦在美国是机械化自动生成,农场主需要大型农用设备。因此小麦在美国生产属于资本密集型。而小麦在中国生产则属于劳动密集型。在统计的时候口径的选择变化则影响结果。
⑥:跨国公司
苹果手机在美国设计但是在中国生产,中国又把手机出口给美国,对美国来说就是进口了资本密集型商品。
2:模型与实际的出入
实际上里昂惕夫悖论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普遍存在。根据研究,在2011年,美国的GDP占全球25%。而劳动人口只占5%,因此美国应当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其他国家也可以这样计算,这样就免除了统计商品口径上的区别,规避了要素逆转的问题。
统计的结果是,在27个国家12种商品中,符合HO模型假设的只占61%,这是什么原因。?
3:不吻合的解释
①:放松条件
所有与模型不符合的情况,都是在模型所做的前提条件中有不满足的地方。比如需求偏好不同就不满足无差异曲线相同的假设。人力资本解释就不满足不考虑生产效率差别的假设。
②:技术密度
如果从技术密度的角度来考虑,不管是资本导致的技术密度还是劳动力的技术密度,都是美国在出口高技术产品,而进口低技术产品。
资本的技术密度可以是各种研发来的专利,而劳动力技术则是高科技人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