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808《纸言.片羽》

0808《纸言.片羽》

作者: 任艾军 | 来源:发表于2018-06-02 17:17 被阅读0次

    少年时读书,老师教导:读书先读史。现代很多进行少儿国学教育的机构,甚至一些社会教育学家,却倡导发起了“读经运动”,不管孩子能不能明白,能不能接受,先死记硬背下来,以后长大了慢慢理解其中道理。

    到底是该先读经,还是先读史?读经与读史之间的先后顺序是否对我们认知传统文化,认知中国社会产生不同影响?

    中国古代的书,大致可分为“经史子集”,这个概念从小学时就接触到,但还是要费劲解释一下。

    经是经书,并且专指儒家的经典著作,比如我耗费十年时间研读的《论语》,《孝经》,《中庸》,《孟子》以及《大学》。我读书是按照儒家学术代表的年龄先后顺序,孔子之后是曾子,曾子之后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之后才是孟子,这是一个年龄为主线的先后顺序。这样读书的好处是条理分明,孔子开创了新儒家,接下来的后世儒生,基本以《论语》为圭臬,以《论语》为范本,在《论语》的理论框架内不断延伸和扩展。因此读懂读透《论语》,对研读孔子之后的儒家经典著作有重要的基础意义。

    史是史书,即官方编撰出版的正史,区别于流传民间的野史。读史的目的是了解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作者出生于什么时代,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文化背景怎样,作者所处的社会地位怎样。一个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对社会的观察和认知就可能天壤之别。尤其是在身份等级制度森严的奴隶社会时期,有好比流氓的朋友圈只可能是流氓,而教授的朋友圈只可能是教授。社会的分层结构注定了每个人接触的社会千差万别,他们只能在自己生活和熟悉的语境中,对所能接触到的社会现象进行认知和判断,这个定论,即使在进入网络时代的现代社会,也依然存在。一个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进城务工农民,就很难让他去想象和理解国家政治层面的法制建设和秩序维护,一个终日浸泡在网络负面新闻的社会底层百姓,就很难让他去接受整个社会朝着缓慢而艰难的改良趋势前进的现实。

    子区别于经和史,统治者推崇儒家学说,所以春秋战国先秦时期如家之外的百家著作,被统称为子。比如道家,法家,墨家,神农家,阴阳家等等。包括后来引进中国的宗教。

    集指的是文集,作者个人的个体作品汇编成册,称之为文集。

    经史子集的概念不复杂,中国历代正统教育都要求先从读经开始,那么我们先要理清另外一个概念,什么样的作品能够称之为“经”,上升到所有文明文化“经典”的高度?

    首先要确认一点,“经”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结果。我们今天称某部著作为经典,其实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它会成为经典,这个“经典”的定义是后人赋予的,甚至是强加上去的。

    其次,称之为经典的作品并不是完整的一部作品,而是根据官方需求,从众多历史史实,文学作品,理论作品中,人为筛选出的精品。通俗一点说,经只讲道理,不讲事实。经是对曾经发生或者存在过的历史现象进行总结,而史才是真实发生并且存在过的事实。

    如果,如果一个人读书,先从“经”开始读起,把经奉为真理一样信奉,完全摒弃和忽略史实,会出现什么现象?就会造成所信奉和理论和所处的现实之间,出现巨大的错位。

    举个简单而便于理解的例子,我们从“经”里读到的都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我们便以为这就是社会理所当然的状态,以为所有人应当具备的道德基础和行为准则,但是现实又如何呢?现实却是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现实却是弱肉强食,胜者为王,潜规则盛行的阴暗丑恶。是不是很颠覆三观?是不是摧毁了一个人对曾经信仰的东西?

    信仰这种东西,建立起来本就艰难,而一旦建立之后,如果再被其他东西所影响,所损害,其后果很可能是对原有信仰的彻底决裂和背叛,它所造成的潜在危害,比没有信仰更为恶劣和严重。

    再比如我们看到某个人的某部著作,通过作品来理解一个人当然是一种途径,但是作品并不代表人品,也并不真实反映一个人在历史中的真实作为和历史评价,他所表达和阐述的道理,并不代表道德高度和行为准则,而单纯从作品来评判一个人的现实道德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比如当下流行的青年人“追星”现象,偶像在公众视线中是一个被包装过的非真实存在,对这个被包装过的非真实存在给予过度崇拜,一旦偶像脱下包装外衣,即使暴露出人性丑恶阴暗的一面,结果是,第一,人们因为对他的曾经信仰而不顾普世道德和价值规律,为了维持信仰而摧毁道德;第二,人们不再相信道德,人为所有善行美德之外都是经过包装的虚假存在。

    这种现象对于整个社会伦理道德的伤害,比没有偶像崇拜更加恶劣和无法修复。

    0808《纸言.片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808《纸言.片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br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