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对目前的状况感到满意?你是否有一种无力感?你是否担心自己被社会边缘化?你是否想获得一种强大自我的“大能”?
自从近代科学从西方产生以来,数以吨计的物体人类能轻易搬动,坚硬的岩石人类能轻易炸开,肆虐的瘟疫人类能有效控制,顽固不化的封建专制一个接一个土崩瓦解,诸如此类,表面看来,这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果,往深层想,难道你不觉得这是有人掌握“大能”所产生的结果?
这种“大能”是什么?是逻辑。只有逻辑才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但这种逻辑不是大学里《普通逻辑学》里面的那种逻辑,也不是大学数学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学的那个《数理逻辑》,这是一种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的逻辑,是一种用来探索未知领域和攻克各种难题的逻辑,我把它称之为动态的逻辑。
从近现代西方科学史、艺术史和政治史可以看出,那些取得杰出成就的人,或多或少都接触过这种动态的逻辑,他们或多或少都获得了这种“大能”。
“大能”是笛卡尔在荷兰发现的,但当时由于封建教廷的迫害没有公开发表,最早学会这套体系的是同在荷兰的斯宾诺莎,荷兰是当时封建教廷影响力比较弱的一个地区,依靠这套体系,工业革命最早在荷兰兴起;看到荷兰的变化,英国迅速跟进成立了英国皇家学会,任命奥尔登堡为皇家学会的学术秘书,奥尔登堡是德裔英国人,他经常非常耐心地向斯宾诺莎请教,大多数时候是写信,有时也登门拜访。
英国皇家学会后来的大科学家波义耳和牛顿,都得益于笛卡尔和斯宾诺莎的思想。牛顿后来讲,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站在前人巨人的肩膀之上。这些巨人是培根、开普勒、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笛卡尔、斯宾诺莎。英国获得这种“大能”以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迅速崛起。除了刚才提到的两位杰出的自然科学家以外,还出现了休谟、洛克、亚当·斯密、约翰·密尔、边沁等杰出的社会科学家。
后来,奥尔登堡的爱国病发了,把这套体系告诉了德国人莱布尼茨,莱布尼茨如获至宝,一头扎进到科学研究中去了,忙得来一辈子都没有时间谈情说爱。事实上,前面提到的科学家大多数一辈子都没有结婚。可见,这套东西多么让人着迷!后来,好心的莱布尼茨给几个大国的国王或皇帝写信,希望这些国家仿效英国建立皇家学会,他也给清朝的康熙皇帝写了一封这样的信,康熙皇帝是否收到以及后来的反应我不知道。但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从那以后,不同国家的命运就不一样了。
李清振 2015.10.2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