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好好思考》的读书笔记,不禁感慨:这应该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篇读书笔记了。
它既有对这本书的全面总体认知,又有新旧知识之间的融合迭代,且最终在实践中得到落实,改变了行为。
这是我之前的读书笔记不具备的。
01
如果你看过这本书,建议你细看下面的笔记;如果没有,你可以直接从第2部分看起。
1. 读这本书我想解决的问题:发现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盲点,学习、更新并实践新的思考方式方法。
2. 这本书主要讲了:大多数人遇到具体问题,根据经验来解决,而大神可以做到把具体问题抽象为更为一般的普遍性问题,通过建立多元思维模型的方式,从底层本质解决问题。相对于前者,后者的答案更具有普适性,可以举一反三。
我已有的相关基础知识储备:在本书之前,我已经看过了它的先行篇:《好好学习》。两本书中,作者都围绕上面的主要论题来展开,但侧重点不同。《好好学习》中重点讲述单个思维模型,将学习思维模型的意义,方法,基础概念等做了普及,是入门书籍;《好好思考》重点讲了如何在单个思维模型之间建立联系,提出了“问思模”的知识体系,是《好好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和补充。
问思模体系3. 这本书对我有启发,可以改变我行动的点有哪些:
1) 颠覆了我对“读书学习”的认知,促使我重新定义了“何为读完一本书",开启了”学以解惑、学以致用“的读书之路。后续会有详细的阐述。
2)将具体问题抽象为一般问题,得到更广泛的答案。我的实践案例:
问题:要写简书文章了,很苦恼写什么主题?把以往的写作主题都翻了一遍,却觉得没有想写的冲动。一时有点僵住。
经验法解决:1月份的简书文章都是从自己遇到的疑惑出发的。于是,我问自己:难道在这周的工作中,我没遇到什么问题或者困惑有待解决的吗?
我把本周的工作回想了一遍,很快就找到了写作主题。哇咔咔,很兴奋,感受到了提问的力量!
更新实践: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如何做到持续内容输出?我很随即想到:我在彭小六的《颠覆平庸》里看到过这个相关主题的解答。于是,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广泛的答案:
a. 约稿:别人给你出主题(目前,自己不具备);
b.提问:别人在文章下的疑惑(目前,没有);
c.每日阅读:从书中的新知识中获得灵感(可行),写读书笔记、书评、RIA便签、主题文章;
d.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问题或者心得:习惯的养成过程,失败或成功的经验以及应对方法;
e.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或者培训;
f.给自己启发的金句或者感慨。
相比于最开始的经验,抽象为一般问题后得到的解决方法更多。
2)参加会议、培训、演讲、讨论时,用5星提问法进行整理:待实践
3)采用问思模体系,多角度跨行业解决问题:待实践
4. 实践落地:前两个的落地执行还是比较满意的;后两个还没开始。待实践后,再进一步迭代优化。
02
很明显,这份笔记是围绕这4个问题展开的:
问题1:读这本书,我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否得到了答案;
问题2:这本书中重点要说的问题是什么?我有相应的储备知识吗?需要对以往的知识体系进行修改迭代吗?
问题3:对我有实际启发,可以改进我行动的点有哪些?
问题4:落地执行:该如何在实践中落实,可能遇到哪些问题?
而以往的读书笔记,大多只注重新知识的获取。没有做新旧知识的关联,对比和更新,也没有最终的如何行动落地,大多就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怎么讲的,对自己有哪些启发展开。有哪些举例。将其进行整理,最终形成思维导图。
现在这4个问题的提出,是我对”何为读完一本书“的重新定义。
不再以“把书从头到尾读一遍,标记、摘录其中的知识点,再做个思维导图”为标准,而是以是否能够清楚回答这4个问题作为衡量标准。
可以回答清楚,有些章节没读,也算读完;不能回答清楚,全部章节读完也算没读完,再反复读,直到可以回答清楚。
我在刚开始阅读《好好思考》的时候,我根本就说不清楚我读这本书是为了解决自己的什么问题。我选择读它,是因为《好好学习》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好好思考》作为同作者的姊妹篇,我想我肯定也会有所收获的,仅此而已。
在粗略读完第一遍的时候,我还是无法回答这问题。我就又继续重看目录,整理思维,不断向自己提问,最终才得到了答案:发现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盲点,学习、更新并实践新的思考方式方法。
03
在这之前,我也接触过提问阅读法。可我为什么就没坚持下来呢?
现在想来,这个表面上看是执行力的问题,实际上是认知问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弄不清底层的why,在如何做(how)方面自然是落实不到位。再加上提问、回答问题,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本能想逃避,自然就被弃之不用了。
而现在,我从底层认知上对传统观念进行了颠覆(why),然后重新定义了“何为读完一本书”,最终以4个问题的形式(what)呈现。所以,整个在落地执行上,比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些底层观念的颠覆,主要来自于以下三点:
1)书是拿来“用”的,不是来“读”的。遇到问题,去查阅相关书籍,得到答案即可。就像是字典那样,无需从头看到尾,只需随用随翻。
2)读书的最终目的是“改变行为”,而非获得信息。
仅仅知道这本书讲了什么,却不能最终转化为行为指导,提升能力,就是典型的“晚上听了一大堆道理,白天起来依然走老路”。所以,读书就应该花80%时间在“思考”和“实践”上,20%在“阅读”上。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为什么同样看一本书,有些人受益匪浅,立马落实到行动,有些人却只是头脑中high了一阵?这是因为人和人在接触新知识的时候,学习的方式不同。
受学校的传统教育影响,很多人在面对新知识的时候,只是用静态的只是把头脑装满。书本类似老师单纯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被动接受信息。
而有些人则不同。他们在接触新知识的时候,充分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判断和甄别。如果发现新知识优于现有的知识体系,我们就会完成知识更新。(当然,这种更新不是像一块砖头一样替换掉,而是可能进行修补、迭代、增加等)。这就是“建构式学习”,即学习者必须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建构式学习小结:
从一份读书笔记出发,揭示了其背后的框架,更说明了为什么这样设计的底层认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参考书目:
成甲的《好好学习》、《好好思考》
彭小六的《颠覆平庸》
采铜的《精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