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钱德洪录》-3 从“不及格”到别人眼里的“优等生”。

《钱德洪录》-3 从“不及格”到别人眼里的“优等生”。

作者: 李庆是个做蛋糕的 | 来源:发表于2020-07-14 10:43 被阅读0次

    原文:

    一友静坐有见,驰问先生。

    答曰:“吾昔居滁时,见诸生多务知解口耳异同,无益于得,姑教之静坐。一时窥见光景,颇收近效;久之渐有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或务为玄解妙觉,动人听闻,故迩来只说致良知。良知明白,随你去静处体悟也好,随你去事上磨练也好,良知本体原是无动无静的,此便是学问头脑。我这个话头,自滁州到今,亦较过几番,只是‘致良知’三字无病。医经折肱,方能察人病理。”


    学生觉得自己在静坐中有所长进,便问先生看法。先生回答,很多人每天忙于俗事,内心浮躁,所以需通过静坐,修“静”的功夫。但往往因为静坐,感受到这种“静”带来的内心宁静与,喜悦。于是开始喜静而不好动,这就又陷入了一个“枯木”的误区。如果动是“过”,静是“不及”,那这就是从“过“到了“不及”。需理解“动静之事”都只为“良知清澈”,这才是为学根本。

    这让我想起我的学习经历。

    在接触盛和塾和东方书院前,我一直在通过各种渠道学习,但认真的每天读,每天写,却非习惯。从前年开始,当读书学习已经变成了生活一部分,我开始变得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与人谈起任何事情,都能说出“非同一般”的见解,甚至经常让人朋友觉得我”境界高,心性高”,因为这种外界的褒奖,以及日常看事情似乎越来越能透彻,困惑越来越少,于是我更加努力的围绕人生的目的,人生志向,修身养心,读书,反思,总结。

    而这带来的结果是,与人相处时,本来说一件事,我就开始总结其中的道理,书中的语句,成语张口就来,说话也是一套一套的。在一次团建中,当我又开始“讲道理”时,有伙伴直接指出了我的问题:能不能少讲道理,多做事啊。让我反思,我为什么要读书学习?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刚开始读书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自我提升,更好的做人做事。而近一两年的学习,我似乎陷入了“学习为大,其他事情靠边站”的误区。

    三十多岁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正是奋斗做事的年纪,而我每天要花费四五个小时在学习,健身,以及与自我提升相关的事上。但每天时间精力有限,事情又很多,当我陪孩子拼积木时,惦记着朋友咨询家庭矛盾问题;吃晚饭时,惦记着学习群打卡的事;陪孩子跑步时,惦记着跑步里程配速的问题,我每天都很忙,忙到记不清有多久没有陪孩子到公园游玩;记不清多久没有好好陪父母唠唠家常;记不清有多久没有好好陪妻子逛逛街;我从自己的学习中,看到了自己的“自私”。

    君子,学习是为了自我提升,为了更正确,更好的做人做事,而小人,学习是为了他人的目光,为了在群体中获得认同。我学着学着,就学成了“别人眼里的我”,而背离了学习之初的根本目的和意义。

    这种学习上的“不及”到“过”,让我感到不安。我深知学习重要,而家人更重要,事业同样重要,通过学习,去做好事,同时好好做事。改进方法一堆,只是我的践行远远不够,莫要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钱德洪录》-3 从“不及格”到别人眼里的“优等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jx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