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语文的课堂
自从踏上教育这片热土,自从成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就一直孜孜不倦地追寻着:如何让课堂收效更好?理想的语文课堂应是怎样的?一堂好的语文课又应该给予学生些什么?二十几年的学习、探索和实践,却始终是可望而不可即。
怎样的课堂才能让孩子动起来、让知识活起来、让生命绽放出异样光彩呢?我想:
首先要营造互敬互爱、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在课堂上,没有教师的居高临下、大声斥责、自以为是,也没有学生的正襟危坐、忐忑不安、唯唯诺诺,每一位学生就会自住地阅读,大胆地质疑,热烈地讨论,无所畏惧地发言,师生平等地对话,同学之间无拘无束地交流,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的设计和问题引导,也应以学生的学情为依据,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情,平等看待每一位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学情给与他尽自己努力能解决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和欣赏,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教师启发调动学生思维时,往往会在有些学生身上“卡壳”。因此更需要教师善于用真诚的爱、睿智的目光,去发现他们一丝一毫的表达欲望,爱护他们一闪一烁的思考,点亮他们一星一点的思维火花,即使一时“启而不发”、“调而不动”,也要耐心地等待。
这样互敬互爱、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孩子们的参与意识更强、思维更活跃,每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激发,能力不同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其次,要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精巧的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方面,对教育对象的文化素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生应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的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这里的文化不仅是与社会联系的文化,而且是与整个人类历史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文化,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与人类文化紧密相连。
《课标》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部分明确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也就是说,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一切文化现象都是语文课程资源,也都可以成为教学资源。如果课堂教学中,既能紧扣文本,又能时不时地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不失时机地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中外文学名著、史地知识、民俗文化、国内外要闻,信手拈来名言警句和古诗文名句,这样不仅会让课堂有一定的深度和宽度,也会增强语文课的魅力, 会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中国文化乃至人类文化的窗户。
这就要求我们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大课堂容量,挖掘文本的文化含量;但并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要对可供挖掘的知识点进行科学整合,合理取舍,巧妙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的内涵充实丰富而不繁琐臃肿。
第三,要有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感情。
我们任教的是朝气蓬勃、天真活泼且带有稚气的初中生,如果把语文课教得比较机械、僵化,或波澜不惊,淡而无味,那么扔下去任何石子都击不起涟漪,课堂将变成一潭死水。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我们要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师生之间建立起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桥梁。这不仅仅体现在教师充满自信的神情和热情洋溢的谈吐,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能将由文本衍生的激情渗透到语文教学环节中,以取得最佳的课堂效果。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大多是经典名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富有激情,充满真情,有意识地传递情感,用巧妙精彩的导语吸引学生,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学生,用抑扬顿挫的讲解引领学生,用真诚热烈的探究激发学生,用平等赞赏的交流鼓励学生,调动一切可能的情绪,让他们很快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情感交流,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所以,理想课堂中的德育,不需灌输,说教,只要引导学生在独特的阅读体验中悟情,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动情,在“润物细无声”中心灵受到震撼,达到刻骨铭心的教育效果,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中追寻真善美,厌弃假恶丑,成为有健全人格的人。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的返璞归真,才能让人如痴如醉,如沐春风。
第四,要有“大语文”的教学理念和“不拘一格”的驾驭课堂能力
语文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走向生活。语文课堂不应单纯局限于教科书,教参,而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学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的教育资源,变封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变读书、答问等单调形式为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讨论、游戏、表演、展示、欣赏、评价……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同学间有更多的交流、合作的机会,使语文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让语文课堂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源远流长的一泓活水。
希尔伯特曾说过:“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和学生一起进入思考的前沿。”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课堂上播下思维的种子,收获的可能是情感的升华,思想的启迪,价值观的引领……这一切不可能完全通过预设来实现,所以,课堂上我们不能局限于预设的教学思路,不能甘做教参的奴隶。要在实施预案的进程中,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见解等精彩瞬间,正视预设和生成之间的“阴错阳差”,重视“节外生枝”的小插曲,珍视“灵光一闪”的思维迸发,因势利导,灵活调整原来的教学思路和答案预设,关注学生的过程体验,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才能促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落到实处。正视预设和生成之间的“阴错阳差”,重视“节外生枝”的小插曲,珍视“灵光一闪”的思维迸发,关注学生、学情和过程体验。在引导、评价、总结时,集中精力,调动全部的智慧,或是归纳整理零散的见解,或是提升凝炼肤浅粗陋的认识;在实施预案的进程中,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因势利导,灵活调整原来的教学程序和内容,关注学生的过程体验,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才能促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落到实处。
特级教师王崧舟说得好:“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有四大支柱的坚固支撑: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语文教师的诗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资源支撑起语文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神性。”我想,只要我们用心领悟,认真对待每一次教学行为,用知识传播知识,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情感调动情感,用心灵碰撞心灵,用思想引领思想,有效注入课堂新活力,就一定离理想课堂越来越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