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地高举手臂站在人们面前,每当人们想可能成功的方向跨出一步,他就把他们打回去”,这是《德伯家的苔丝》的作者托马斯.哈代的名言。世事多波折,没有谁的人生是被上帝安排好的。随着我们一步步踏入社会,我们会发现社会并不像童话中的城堡那样美好,在它的神秘面纱之下隐藏着善变的面孔。仅凭我们自身无法改变社会的规则,我们能做的只有保持内心的清澈,守住心中的净土。
苔丝本来是一个天真纯洁的农家少女,俗世的纷纷扰扰仿佛都与她无关。然而上帝却在美丽的花季和她开了一个玩笑,一个放荡不羁的假冒贵族卑劣的手段使这朵纯洁的玫瑰受到了玷污。即便是在法律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也无法避免会遇到暗涌和阴霾,更何况在那样一个传统而封闭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像未经打磨的石头,在成长的过程中被流水不断地冲击最终塑造成更加成熟的人。微小的波浪我们可以轻易避过,但是大风大浪却成了考验我们的试金石。有的人畏惧它的威势而随波逐流,有的人宁为玉碎仍固守心中的原则。最终我们对待考验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的性格,而我们的性格又决定了我们的命运。善良的苔丝在经历了不幸的遭遇之后,上帝又为她打开了另一扇门。她在泰伯特斯牧场重获新生,也遇到了自己的白马王子——安其尔.克莱。
有人说:“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不过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常被告知社会是个大染缸,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要受到影响。因为过于防范,我们标榜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我们笃信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最终大多数人都铸造起冷漠的樊篱与外界隔绝。正如之前引起热议的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我们在感慨酒店管理与服务欠缺的同时,也不禁为其他人的冷漠感到心寒。好在事件的结局以一位女房客伸出援手告终,我们仍可以感怀于社会中的正义感。心存善念并不意味着盲目相信别人,我们仍需以理性和谨慎的态度看待社会现实,只是不要为了独善其身而置若罔闻。试想,我们也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别人的遭遇未必不会在我们身上重演。
佛教相信因果轮回之说,心存恶念的人妄想损人利己最终会自食恶果,而心存善念的人与人为善最终会善果累累。善良的人以自己的善念为种子向他人传播芬芳,他们从不索取回报,因为在过程中也芳香了自己,获得了别人的认可。书中的苔丝秉承善德,最终获得了爱人的谅解和真情。我们或许没有美丽的容颜,但是只要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灵,我们留给社会和他人的将是更加持久的美,我们也将收获更加美好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