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月里,我终于陪孩子逐篇读完了这本白话文的《西游记》,很开心、很有趣。我们有阅读,也有简单问题的讨论。然而,当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又想到了更深层次的提问。
我认为,有提问,有回答,有争辩……这些有利于我们对问题的认识、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对故事的把握,更深刻,收获才会更大,而不是蜻蜓点水,仅仅一般的听故事、讲故事。
读书,看书,念书,无论怎样称呼都好,在浏览文字的同时,在绘声绘色讲述故事的同时,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我和孩子们更应当有思考、分辩,积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进而在思辩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吧!
举个例子说,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为何师傅不理解孙悟空的识妖术呢?师傅了解悟空的火眼金睛吗?肉眼凡胎的凡人,怎能与大圣相比呢?
“不知者不为过啊!小的时候看到这里,我也很生气,但渐渐的我明白了,理解了师傅。”
面对妖精,悟空是不是有些冲动了?是不是有些方法不多,头脑简单了?难道在深山野林里,我们就没有更多的证据或者细细的盘问来让妖精现出原形、来启发唐僧质疑吗?在这里,我对孩子们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要能够理解唐僧的肉眼凡胎、菩萨心肠,理解妖怪的心狠手辣,艰险狡诈,也要能理解悟空的冲动的惩罚和应当学会控制情绪。”
当读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我和孩子们有了这样的思考和辩论。
再比如说,当读到“推倒人参树、偷吃人参果”这一节时,我和孩子们纷纷为悟空受到冤屈、误会而愤怒不已。我们会憎恨那个吵架的侍童,也会憎恨道观的观长。
然而,反思起来,悟空就没有错吗?他应该去偷吃人参果吗?他有做到有错即改了吗?他是爱憎分明的角色,他被吵架的两位侍童激怒了,但是面对问题,他有足够的冷静处理吗?他采取一不做二不休、推倒人参树的做法,是可取的吗?
当我们阅读并讨论这些问题时,我想在孩子们的内心深处会有更多的感悟,会更加的明辨是非,懂得控制情绪吧!读故事,分析人物性格,读故事字里行间之外的道理来。
再比如说读完《比丘国勇救婴孩》这一节,我和孩子们分享了作为一国之君应当勤政爱民,爱护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国君有人民赋予至高无上的权利,要为民造福,而不能无辜残害老百姓。这个观点被深深地植入了孩子的心灵,得到了他们的认同。
在阅读《观音院错失袈裟》这一节,我这样提醒孩子们:第一有财不露富,露富容易遭到杀身之祸。唐僧的贵重袈裟,在被观音院的住持发现后,不就引发了后来的灾祸了吗?第二,观音院主持的下场说明了什么?为人处事不能太贪心,贪心了就会有灾祸,就会不安全。
传承经典,开卷有益。在经典故事中、在谈笑风生间,开启智慧,洞悉人性,丰富精神世界,密切亲子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