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何以轮回,我时常会思考这一问题,我不明觉厉。人类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这或漫长或短暂的一生便伴随了太多的东西;有赖以生存的吃喝拉撒睡、有以供我们消遣的娱乐项目、还有填充我们心灵与生活的情感。
我们的生命,因饮食起居得以存活健康,有的甚至高寿。我们的日子,因信息科技赖以消磨时光,荒废度日。我们的生活,得以有情感而多姿多彩;我们的心灵,得以有情感而柔软充实。
这很美好,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贫困的人越来越多的走出了大山,民生富饶,国泰民安。如此繁荣盛世,又有谁会去考虑这个问题呢!想来也不过是庸人自扰罢了!
可对于一个十分“闲”的人来说,这却是她时常思虑的问题,闲置在家养病,无所事事之际这就是她常做的,之一。有时可花上大半日的时间来做这件事,而剩下的那半日时光,则是逃避、沮丧、和打盹儿,在家里看电视,围观着“别人”的热闹。
除了维持一些基本的生理功能外,这个“闲”人会很少行动、出门、甚至什么也不干,维持一个状态从白昼到黑夜第二天又循环往复。
所以一个“闲”人往往都会没事找事做,就像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就像伽利略提出了比萨斜塔实验,就像作者福田衣论述了何以轮回这一观点。
我相信,若不是因为“闲”他们定不会这么没事找事做,她一定会努力工作,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会和朋友逛街、看电影、吃饭、出游、喝下午茶。会一个人去到图书馆,安安静静的读上几本好书,会在一个午后坐在阳台上舒适的听几首曲子,会爬山、看日出、散步、学做饭,会……天可怜见她肯定会的!
往事成殇,我将这篇选为本书的第一章,相信一定会有人理解的,也一定会有人感同身受的。(因为我就是这感同身受的第一人。)
人类何以轮回,从一出生这童话的结尾处就早已注定好了,无论贫穷富贵、善良恶毒、尊贵卑微、权利在握、无能为力、男人女人、老人孩子,无论你是谁终究逃不过一个相同的结尾。
而这结尾的好坏又是由谁人说了算呢?
就此,你便归于尘土,无欲、无念、无殇、无爱。于是乎,我便什么也不存在于这世上,什么都消失于这世上了吗?
设若有地府,我魂魄便叫小鬼捉了去,走一通地府司法程序。上个法庭,受个审讯,再过个奈何桥喝碗孟婆汤,又是一个轮回道,又是一条荆棘路。
精健日月,星辰度理;草木枯荣,周而复始。这便是轮回吗!这便是人类生命的运行轨道吗!如同宇宙中的日月星辰,草木四季,都有它们自己所规定固有的轨道。而在这轨道中不断衍生的又是什么呢?
哦,我明白了!犹如凤凰的涅槃重生,犹如在黑夜我已看见了黎明,犹如死亡即是生的开端。所以,活得过程就是死的目的,这样想来,人生也就通透了。
死亡在大多数人看来,它是绝望的。比如失恋的人,比如失业的人,比如失贞的人,比如失意的人。而这些人都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失败”,其中也包括我,他们不是选择自杀就是选择崩溃。
死本来是绝望,可有一个人却轻而易举的把它变成了一种希望,这“希望”里还有两层意思;1.要是你真的再没有力气了,你放心吧,那时候死神肯定会来搭救你的。2.既然你时间还没到,何必不再试试呢!说不定你还能实现你的梦想呢!然这位把死亡变成希望的人,就是卓别林。
现在我们再来回答一下上述所提到的问题:我们死后可是彻底消失于这世上了?这结局的好坏又由谁人来说了算呢?由我?由伴侣?由生命中的过客?还是由父母?
不,谁都不由,由生命的过程。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剥夺的,因为死神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不精彩的过程,因为坏运也无法阻挡你去创造一个精彩的过程。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的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柏拉图说;“学习即回忆”我们存在于遇到的每一个人的回忆中,而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曾被我们观察过,所以被回忆者则是被观察者独特的“心魂”,所以哪一世的你都是你,故何以轮回就是这个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