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情的主人,正是季昀。
神情不变,而历史在变。
每一次的落叶纷纷,每一次伴随着落叶的大雨倾盆,孟缙宸在“喧廊”中读过了千年故事,风云推着历史走,历史绕着季昀转。
战国的稷下学社,汉初时留侯府邸,新朝时新政县宰,东汉末年曹营,南朝边关,唐初魏征府,十国闽王宫……
孟缙宸热泪盈眶,他眼见着季昀在长河中游荡,他撑着长杆,长河中的小舟便是那块树叶化石,它在季昀手中,不是来自过去的刻痕,而是对未来的期望。
可那块化石分明是那位老人在孟缙宸童年时给自己的,这其中还发生了什么。
作者没去多想,只是看着千百年前的季昀一段一段地穿越着,在每一段有希望的时代里寻找着平安的念想,他一遍一遍地叩首,求佛问道。
孟缙宸终于是看明白,看透彻,季昀千年的流浪,根本是在寻找内心的安宁,但他又不求四大皆空,不求逍遥自在。
他明明可以摸着时光的脉络,与老庄谈世,与鸠摩罗什论空。
悟来时见江海古,苍崖行遍谒玄门。
心有所思,模糊泪眼里,画面转到了缙宸最熟悉的地方之一。
修远大学的林荫道上,一名少年独坐湖边,口中轻颂《临江仙》,面容忧郁,目映星辰,而在他身后,却有一人远远看着他,看着那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孤芳自赏的孟缙宸。
那时候的季昀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百年前随手写的一纸《临江仙》会被这个少年念出,但这个本该散落历史的作品牵起了二人相遇的桥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