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友人的孤舟渐渐消失在碧空的尽头,李白极目远眺,只看见滚滚长江向着天际奔流。在此眼下的孤舟江水,已不再是简单的景物,更像是悬挂愁思的一个工具,或者如承载琴弦的一面琴身。外在的景物只流于表面,重点是琴弦拨动而发出的缕缕悲音。
苏轼也曾在莺啼落花之处与友人作别,从词中走近,看看他是如何诉说。
元祐六年辛未春三月,苏轼杭州任期已满,奉诏还朝,友人马中玉时任两浙路提刑,正在杭州,赋《木兰花令》词为他送行,苏轼便也赋词应答。
苏轼将友人喻作有着崇高品德如得仙道的人,深冬不知寒,盛夏不觉热。而他们就像千载相逢而别于旦夕之间。苏轼知道友人的离别愁绪,便调侃着说,自己是故意以言语刺激,想见到阁下伤心落泪的样子。
落花已经追随回风而去,但它本是无心逐风的,就像苏轼此次归朝,也非出于本愿,只有花枝上的春莺懂得其中的真情。明天苏轼即将踏上归程,走出钱塘西途。恐怕从今以后,就再也看不到这莺啼落花的地方了。
木兰花令 次马中玉韵
宋 苏轼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故将别语恼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
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
苏轼的这首《木兰花令》是为回应友人的送别词所作,词中表达了两人的不舍之情,他知道对方的伤心情绪,随即转以诙谐的语气调侃友人,以期缓解这种气氛,淡化伤感之情。但此同时,苏轼也难掩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看着随风飞走的落花,深感与自己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他与落花一样,并非甘心逐风,只是无法掌控命运罢了。枝头的春莺哀鸣,诉说着内心的烦恼,或许只有它能懂得这个中真情。笔下所写的自然景物并无激荡起伏,但情景的共鸣更容易真挚表达,可使人不觉间悲从中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