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动手能力

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动手能力

作者: 雪球球_d8aa | 来源:发表于2019-05-21 23:06 被阅读0次

在你的家里,孩子有家务清单吗?

      看到这个问题,很多家长一定会一头雾水?什么是家务清单?家务活不是应该大人干的吗?孩子怎么能有家务清单?如果你的脑海中浮现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恭喜你,你的孩子中招了。你是否发现,你的孩子很懒惰,什么都不愿意自己干,不会扫地,不愿自己洗内衣裤头,不爱倒垃圾,整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请问,这样下去,我们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这样的孩子还能有动手能力吗?

      曾经网上疯传的中美家务清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到底差距有多大?

      看了以上的家务清单,不知家长们作何感想,我们国内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业水平,努力培养学习上的尖子生,优等生,觉得做家务活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很多家长也是过于溺爱,舍不得让孩子去干着干那!但这样做究竟是爱孩子还是害了孩子呢?

      网上就有一个新闻,一个50多岁的妈妈到节目上投诉自己30岁的儿子不出去工作,整天待在家里,等妈妈伺候,妈妈终于忍不住,控诉儿子。但问题来了,这个儿子为什么会这样?据节目介绍,儿子从小在单亲环境下长大,母亲十分疼爱,什么活也不让孩子干,告诉孩子,只要你好好学习就行,其他的衣食住行都是妈妈管,儿子考上大学,妈妈就在儿子校外租房子陪儿子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儿子大学毕业了,懒得出去找工作,在家里一待就是好几年,儿子成天就是坐在电脑桌前打游戏,每天妈妈如果不把饭端过来,儿子绝不会想起来吃饭。妈妈实在忍无可忍了,才把儿子告到节目组,想让儿子改变。可是哪有这么容易的呢?这个事假的问题根源究竟在于谁呢?是儿子?孩子妈妈?

其实,我认为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每个人都应该享有自己自主选择的能力,孩子有权享有他劳动的权利,如果家长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的劳动权利,我觉得是十分不人道的,过分的”爱“其实也是一种伤害。震撼的中美孩子家务清单,让中国家庭汗颜,也提出了许多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家长如何适当放手,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动手能力。

1.定期开家庭会议,划分家里的家务分工,让孩子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每个人都要按规定行使,超出额外工作可进行适当的奖励,比如:奖励一个小贴纸,尽量不要用金钱去奖励,如果非要用金钱,那也不要订过高的,可以从几角钱开始,防止孩子过分为了钱而做家务。

2.家务活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然后干得很好以后在提高难度,继续往下进行。

3.家长做家务活,或者在进行劳作时,可以让孩子观看,或让孩子参与其中,让孩子能从中获益。如:家长在修车,做木匠活,在田地里种庄稼,为家人做一道美味的饭菜等等,都可以让孩子参与工作,分配孩子一些简单的工作,让他去完成,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能够胜任,并培养出一份责任心和动手能力。

  中国与美国的孩子有何不同:中国孩子抱大,美国孩子爬大。笔者想说的是,家长不仅“要爱孩子”,更要“会爱孩子”。如何培养理想的“人”?还记得1936年爱因斯坦在纽约州立大学举行的“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稿,便是以《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为题,阐释了他所理解的理想的“人”。它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内涵:第一,具备独立工作与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把为社会服务看做人生的最高目标。爱因斯坦也是以他一生的所思所行来实践并捍卫这样的人生信条。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在社会全面鼓励竞争的形势下,爱因斯坦清醒地提出了学校教育应如何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健康的竞争心理的问题,因为这是成长为理想的“人”的根基。在当今中国这个个性被高度张扬的独生子女时代,如何培养理想的“人”,爱因斯坦在1936年树立的目标,在今天看来,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终有一天,父母会老去,孩子也终有一天会被命运推上自己的路。换言之,父母不能总是陪伴在孩子身边,人总是要学着长大的。更何况,未来的某个时候,孩子将脱离“孩子”的称谓,最终将面对更多的变化,去独自面对更加复杂的环境。就像小鸟迟早要飞离巢穴,孩子们总归要去自己面对风雨。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应当放手让孩子去做,这既是家庭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锻炼孩子自理能力的好机会,家长应从长计议,把磨砺的机会还给孩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动手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as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