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分赚一分,我们一起顶住!”“我们有那种不服输的劲儿,不管怎么着也得顶住!”“学习的精神就是不放弃,能顶住!”........
人生需要“顶住”。
考试,尤其是大考,是最高强度的比拼,是精神意志的较量。“顶住”,既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内心观念。“顶住”,不是无可奈何的被动选择,更不是安于现状的消极保守。对于人生而言,“顶住”,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是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和“发动机”。
“顶住”是执着,坚持不懈。
“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功夫”,说的是成功的偶然性。然而,这种“不费功夫”的偶然,却存在于“吾将上下而求索”“众里寻她千百度”“为伊消得人憔悴”之中,是千辛万苦付出后的某种必然。世间事,除了岁月,没有“不费功夫”就得来的好事。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国学大师钱穆“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一生著书立说达1700万言,还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和治学门径。年复一年的“顶住”,最终才能积跬步以致千里。
“顶住”是毅力,坚韧不拔。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前进路上,艰难困苦是“灭顶石”还是“垫脚石”,关键看能不能“顶住”。爱迪生说,失败了一千次并不可怕,最起码我知道这一千次的努力都是不可行的,于是我就会做出第1001次的努力。袁隆平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屠呦呦提炼出青蒿素,说到底都是,一个屡败屡试,愈挫愈勇,不断“顶住”的过程。
成功路上,不仅要看能否吃得了“做冷板凳”的寂寞之苦,“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勉之苦,还得看能否受得了“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忍之苦。
无数事实证明,面对困难时选择“顶住”,失败、挫折和困难,就会从“绊脚石”变为砌筑人生进步的“垫脚石”。
“顶住”是定力,坚定不移。
当年长征,尽管起初红军不知道战略转移何时才能结束,不知道最终去往哪里,但大家坚信“只要跟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坚信“不论我们自己能否到达胜利的彼岸,我们的旗帜一定能达到”。正是因为对这一目标的坚定不移,才使“红军不怕远征难”,把25,000里的艰辛远征,化作了地球上最绚丽的红飘带。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
马克思说,他能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前后坚持40余年时间进行《资本论》的研究撰写,关键是“目标始终如一”。凡事要定一个目标,矢志不渝,必会凌绝顶而览众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