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个未知数,没有人知道他的明天是什么。
当我第一次高考落榜的时候,从没有想过我今天会执起教鞭。
那时,老家的很多同龄人都去广东打工,我也心动了。问父亲是否能去时,刚好父亲的一位同事正好劝说父亲,让我重新去读高四。我从小在学校里长大,父亲的同事都是我叔伯长辈,他们对我很好,把我当作他们的晚辈看待。知道我落榜,大家都很惋惜,纷纷劝说父亲,让我再读高四。
于是,一年之后的我,考上了师范大专,并在学校里考了教师证。
大专毕业的我,压根就没想过当老师,甚至觉得,家里这么多人当老师,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也没什么影响,一意孤行便去了广东。经过同乡介绍,我进入了一个塑胶厂打工。经常加班,加班之余,我最喜欢的就看书和买书,这让我和其他工友相比,显得有点格格不入。那时的我,也不知道看书会对我有什么影响,只是觉得喜欢。
后来,又经过父亲同事的介绍,我去了武汉。在武汉呆了两年之后,回老家时,带了一个大箱子。回到家时,母亲说:“这么远,带这么大的一个箱子,你一个人是怎么经过火车、轮渡和汽车的?中间还有几趟的转车呢?你不知道少带一点吗?”打开箱子一看,发现我从武汉竟然带了一大箱子的书回家来,母亲目瞪口呆……
就这样,嗜书如命的我在四处飘零中,也没有放下我的书。
嫁人以后,孩子成了我的重心所在。一个机缘巧合之下,我重新执起教鞭,重归旧业。
如果在那些年四处漂泊中,我丢掉了自己的专业,我可能也没有办法能够抓住这个机会。
今天做好一切的准备,在明天到来的时候,才能抓住机会。
看到你成功的人,没有参与你通向成功的过程,他们只看到结果。人生在低谷时,只有不停储蓄能量,当机会出现时,我们才会抓住机会的力量。
当学生们不想学习时,我心里就特别着急。因为我经历过,不想让他们也来经历,经常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们,可是收效甚微。有些家长没有意识到,将来的社会,虽然不会以文凭论高低,但是文凭的高低,会让你比别人多一个机会。没有机会的出现,你如何来抓呢?
努力学习,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比别人多么一些选择。
谁也不知道你的明天能做什么,每一个明天都建立在今天的基础之上。你今天努力多少,明天或许不能收获全部,但,没有耕耘,更没有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