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时光流淌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日更还是不日更?
昨天简友群里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精彩辩论。
01 不主张日更的理由
作为一名写文的人,呈现的东西要完整、成篇,才有价值和意义。深入思考、精心打磨、形成完整的结构,是一篇文章最起码的要求。(注:本段引用简友青春令居的观点)
写作是艺术创作的过程,是思维碎片的积累,是灵光一现的触动,是心与灵的共鸣;写作也是科学加工的过程,是一字、一词地精选,是一句一段地推敲,是反复雕琢的匠心。
一语敝之,写作是一个慢过程!
反观日更,机械式的任务、碎片化的输出、文不成文、语不成句,更何谈思想与灵魂?为了日更而日更,既苦了自己,又浪费别人的时间。
灵魂拷问:看完上面的观点,是不是感觉不能赞同更多了?就想立即马上停下码字日更的手?
且慢……先继续往下看:
02 主张日更的理由
日更不仅仅是结果,更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日更不仅仅是对外,更是自我疏理的过程;日更不仅仅是任务,更是简友的浪漫枷锁。
1、用日更积累素材
日更过的简友都知道,因为要日更,我们会去刻意搜寻有什么可以写的素材。“刻意”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自己对周遭的事物更敏感。一阵风、一场雨、一片云都比之前更生动;一条新闻、一个八卦、一场对话也可能会看得更远,想得更深。只有积累的东西多了,才会不自觉间怀上“才”。
2、用日更梳理自我
心理治疗中有一种“自由书写自我疗愈法”,写作不仅仅是一种向外表达,也是一种向内对话。每天抽出一点时间书写,不拘泥于内容、形式和文采,也不用关注有没有人看、有没有人赞,笔随心动,自在表达,为自己而写,又何尝不是一件美事?
3、用日更训练写作
前段时间看老舍先生的一本书《老舍谈写作》。先生教导初学者要重视“练习基本功”,先练习写一人一事。
书中言:“从练习写一个完完整整的人、一件完完整整的事做起。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录下来。这样的记录很重要,它能锻炼你的文字表达能力。不能熟练地驾驭文字,写作时就不能得心应手。”
由此可见,写作和练字、学游泳、做饭等都是需要练习的,坚持日更,养成书写的习惯,自然能更好地驾驭文字。
所以这到底是要日更呢?还是不要日更呢?这下犯愁了吧?(一起唱:小朋友,你是不是有很多“❓”)
03 结论分析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人类思维渊源流长。你想做什么或是不想做什么,都能找到充分且合理的理由。
然而,究其本质,真相往往只有一个。
说到底,日更只是一种形式,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日更背后的目的和意义才是关键。处处留心、时时留意、日日积累和练习,可能都是有必要的。
昨天辩论中,强烈主张不要日更的简友(青春令居)在讨论中说过一段话:“我把有些思想的碎片、灵感、偶然的来的句子都存在手机的备忘录里,写文,断的也在备忘录。写完看几遍,改几遍,再发出来。”
看看,这难道不是一种日更?只是发在了我们看不到的地方。
同样是“日更”,不同的人,同一个人的不同阶段又不一样。
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不知道写什么,不知如何写,不知如何写好……常常很难动笔,动笔了很难写完,写完后又不好意思发布,没有发布和压力更难以坚持下去……
日更对于初学者来说,就是一种不错的训练方式,一开始有可能是为了完成任务,废话一堆,文不成文,也没什么人看。没关系,写就对了,为自己而写,写给自己看。
对于高手来说,早已到了手中无“日更”,心中无“日更”,无处不“日更”的境界。他们的世界里自然就没有“日更”这个形式了。
我是简小白,坚决站队日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