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样一个主题,想必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讲单身的话题,在这里我非常明确说,我不是想鼓励大家都来单身,而是想让大家都来关注自己的内心。
春节前夕,小文在自己老婆颖的朋友圈发现一条奇怪的留言,留言的内容是"我找到了我曾经想要的美好生活",发表时间是2018年11月9日!按颖朋友圈留言,本应祝福小文两口子幸福美满的,但是问题还是发生了,小文在颖的手机里发现颖出轨的照片,同时颖也承认了!接下来颖的朋友圈依旧,好像夫妻俩没有发生任何不悦,苦恼的小文坐不住了备感焦虑,如此深爱的老婆还有一个6岁儿子,难道曾经美满的家庭就此散了吗?颖不在爱自己了?
这里我不去深谈这个结果会如何继续,当大家的所有责骂都全统统指向颖时,身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更关注的是事情起缘,必竟他俩也曾经深爱过才走到一起。
1,很多无法容忍的产生是不关注在作怪。
两个人生活中,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彼此“说不清”的时刻。 你爱吃甜食,点了一道糖醋里脊,对方非说你胖了不行了请注意一下; 你明明想要染个头发改变一下气质,心理却在想一定要选不仔细看绝对看不出来的颜色,否则一定会招来对方一通叨念; 今天下班回家你对着坐在沙发上的他说的“今天不想做饭”,他却听不懂手里依然拿着手机看着自己的朋友圈,他莫然其妙说的泠笑话你也觉得好笑但却笑的很尴尬……
什么时候小文才去发现颖的朋友圈有些异样,颖如此平静面对....这一切不都在说明这样的说不明道不清的时候应该不少,很多老夫老妻觉得生活就应实实在在,不要有那么多花花肠子,老婆子在老公面前撒娇会认为是在矫情,但是我们是生活在网络时代,太多不同的信息都在稍稍的打开我们的好奇之门,人心里的欲望都在上升,其实我们有时都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就被微信中一些公众号给催眠了。

其实,我们彼此面对圈子的不同接受的信息不同,有代沟是正常的,有时因此闹个笑话,笑笑一下就过去了。就算偶尔为些所谓观点小小争吵,也并无大碍。可是有时候,因为关注不够让代沟发展到极端,也会让人觉得可怕。
2,我们明明互相深爱却总在互相伤害
相信很多过来的我们一定听过自己爸妈常这样的抱怨:“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什么都给你好的,起早贪黑地干活都是为了你,为了这个家,你却这样不懂事,真让我伤心。”
台湾教育短片《茉莉的最后一天》,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悲剧。 海归硕士毕业的妈妈,结婚后,为了孩子,放弃了原本继续深造便能得到的教授职位。 然而,心有不甘的妈妈认为,只有把孩子培育成才,才对得起她放弃教授的这份牺牲。 女儿稍微不听话,妈妈便会生气怒羞辱女儿,日常生活中,这位妈妈经常挂在嘴边话就是“一切都是为了你”。在这种日复一日的高压状态下,原本品学兼优的女儿茉莉逐渐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最终,16岁的她,因不堪忍受妈妈斥责与吼骂,选择了深夜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

可是,这位妈妈想不到,一个平常的日子,一向乖巧上进的女儿茉莉突然跳楼自杀了。 妈妈办完了她的葬礼,可就是想不通茉莉为什么会自杀,到底是谁杀死她的?
爱不是负担,深爱让对方感到温度,而不是热的难受,不要在以爱的名义来绑架彼此。或许道理我们都懂,但是为什么却常常忽略了呢/,当所有因都变成不想的果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失去的份量。
3,我们彼此的自己应该是独立的
2019年浙江卫视跨年,贾乃亮独自演唱的《梦想天空分外蓝》,是的,这个歌声不怎么样、却多了一份从容和坦荡。稍微了解去年事件的人,都会感觉得出,2019的贾乃亮,就像变了个人。他开始逐渐倾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不再追求刻意,而是随心所欲,让自己看起来更轻松。

春节前我约了一位好友聊天,谈谈近况,这位仁兄一而再,再而三的说让我做减法,是说欲望太多,什么都想做,但是什么才是我最想想的最愿意去做的事情呢?也许文化属性让我只想占有更多,做的更多,期望的更多,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觉得自已充实和幸福,但为什么我们却越来越空虚,越来越越不安,认为自己越来越跟不上加速的今天而倍感焦虑了了?
我们的人生怎么了,夫妻相处因为没有及时的关注和沟通最后变成陌路人,父母过份的去强行加入孩子的生活,让孩子最终走向尽头,更多的人是想尽办法去融入另一个人的生活以此来告诉对方我在爱你,同时也要挟对方用同样的方式来爱自己。我们的欲望中总想拥有更多,却搞不清楚什么才是最爱。我们都忘记了自己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爱自己的权利有选择说不的权利,同时也有义务去为一段关系去做出努力但是我们总在往反方向走,这是为什么呢?但这一切最终取决于自己。
也许最后我想拿书本上一几个问题来结束今天主题,希望能引起我们的思考:
a 我想要什么?
b. 有没有什么误会要先澄清的?
c. 我所表达的情绪,有哪些是绝对真实的?
d. 我或我伴侣的情绪,是否似曾相识?
e. 这种情绪是怎么来的?
f. 我该怎么回应这种情绪?
g. 情绪背后有那些感觉?
h. 我能不能用爱回应这种感觉?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要终将一个人走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