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死亡的态度,一直以来和大多数人一样夹带着谈死色变的恐惧和事不关己的消极、逃避心理。
在我印象中的死亡事件要追溯到小时候爷爷的往生。那时候还在上一年级,小时候很少见到爷爷。记得那天所有人都在哭,我随着送葬的队伍走过漫长的田埂,心里想着我是不是也应该哭呢?可是,哭似乎也不是那么容易。
第二次,是外公的往生。外公晚年因为中风,一病就是好多年。那几年,外公就在我家由妈妈照顾。因为生病,不能好好的说话,也不能好好的吃饭。加之我年纪小,我们的交流也不多。妈妈说,以前外公还是很疼我的。外公走的那一天,家里的亲人都过来了。好像就是一瞬间的事,大人抱着他去了老房子,然后外公就走了。我依旧只记得我随着送葬的队伍,走过街道,外公的坟墓在一座高高的山上,山脚下是一大片竹林。以后,每一年扫墓舅舅总会在家里煮一碗汤圆带过去,他们说这是外公很喜欢的食物。
第三次,是大我几岁的堂姐因为红斑狼疮病逝了。那时我还在上初中。这个堂姐非常优秀,演讲比赛、作文比赛都获奖了,人也好看乖巧。我很喜欢她,但是因为伯伯在外地,每年也只在过年的时候见过面。后来,有一次爸爸说这个姐姐病危,他去了伯伯的城市帮忙。几天后,姐姐就离开了。葬礼结束后的一个晚上,爸爸陪我在台灯下做作业。说起这件事,我第一次看到爸爸哭了。我并不清晰死亡是什么样的事件,但是心里却隐隐约约的有一种复杂的情绪。死亡和年龄、性别、身份、家庭环境等等,没有任何的关系。一旦出生,随即向死而生。
日常的生活,在死亡的面前营造了许许多多的幻幕,我们有要忙碌的学习、工作、生活,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友情、亲情、爱情,我们还要考虑工资涨幅、房子、孩子的教育......真的是需要耗费好多好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此,我们哪有时间思考这种似乎没有什么答案、没有什么时间界限、没有什么意义的“死亡”呢?即使,我每天早课的时候,念着“要认识到死亡一定,死期不定”,但是因为认识的程度太浅,心中没有太多的波澜,这大概就是有口无心吧。我深知,“死亡”这个课题,每个人无论有无准备都必须要面对的事情。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从现在就认真的花时间、花精力去学习、去面对、去准备。我想,在一些念头里也许我可以很无知的觉得死亡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但是在任何念头里我都无法接受至亲的离去。想到这里这件事就变得特别的重要,特别的迫切。我希望自己抓紧学习,让自己有足够的能力也面对死之无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