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带一本书去巴黎》(11)

《带一本书去巴黎》(11)

作者: MaggieChang | 来源:发表于2018-04-10 00:10 被阅读0次

    今天接着将先贤祠,讲到了长眠在这里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卢梭。

    法国大革命时期,卢梭理论得到了狂热的追捧。究其原因,作者说道:大革命只需要偶像,需要理想化的“偶像”。卢梭的“主权在民”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当卢梭推出“公意”的说法时,这里的“民”已经是被美化和抽象了的、虚幻的“人民”整体了。虚幻整体所拥有的权力被当权者借着“人民”的名义掌握与操纵。

    在这里,作者提到人们对于政治领袖的判断误区:人们往往以一个政治领袖对金钱的兴趣来判断他的品格高下。而实际上,权力腐蚀不仅仅局限在金钱的范围。权力对领袖的腐蚀,最可怕的部分,是他对权力本身的过度奢求。

    谈到普通民众时,作者谈到:底层民众在理性思维和精神文明进程中长期处于滞后的状态。当他们长期处于悲惨的生活状态时,他们的文明程度不充分,缺乏理性的以免被压抑和掩盖,没有机会暴露和爆发。但当他们被过度美化并予以过度的权力时,他们的致命弱点就会在权力的催化下瞬间爆发。

    一个健康而公正的社会,它所必须关注和保护的,应该是当下社会的每一个最弱者,而不是赋予任何一个特定阶层以血缘性的暴虐的特权——不论这个阶层是贵族还是平民。

    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之后,政权交替屡屡以暴力政变为手段的真正原因是对程序正义的忽略。

    最后,作者写到了拿破仑和雨果,二人的灵柩都曾穿越过凯旋门。但是是雨果,第一次把善和人性作为社会进步的衡量尺寸放在了法国人面前;把社会如何对待弱者作为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放在了世界面前。

    作者说:是因为有了雨果,巴黎才得救了,法国才得救了。——这也许说的就是,雨果成功地唤醒了法国人的人道主义,从而告别了法国大革命暴力循环的命运,迎来了真正的公平与自由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带一本书去巴黎》(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nw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