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总是会“痒”么?
情人节刚过,差点,或者说基本上,那天就是我婚姻的默哀···
结婚7周年纪念过去不到3个月,纪念日那天的话题却一直笼罩在之后的生活中:一年前我们差多少离婚?答案是:只差一点点,那一点点也主要源于孩子问题的无法解决。
最近我才开始想起翻查”七年之痒“的根据,以前的不屑,现在成了叹息···
这7年,吵过的架屈指可数,主要的矛盾都集中于彼此的事业发展,他执着于说服我回归家庭,而我,执着于把他的事业心调动出来。我们努力尝试着各种可能对对方有效的方法:激将、鼓励、旁敲侧击、经典案例···都觉得已经把全副心思尽到了,结果,6周年刚过,我放弃了多次事业机会,归于平庸,他也在自己的事业领域尝试努力···他和我说:“离婚吧,这样你就能没有顾虑重新去你想去的城市,追逐你想追逐的事业,是我拖累你了,我还给你自由···”听起来那么“真诚”的“成全”,隐含了“和你在一起好累,没有你我会轻松很多”的潜台词。貌似彼此成全,但对于事业发展的黄金期已过、孩子马上上学的女人来说,这其实就是彻头彻尾基于逃避的不负责任。
除了冷笑,我还能怎样?毕竟,7年年华已过,机会已逝,终究是我当初选择了“安宁稳定”,没有想到这种“佛系”除了能带来稳定,更有生活上的难以为继和和今日的举步艰难。
我坐下来静静反思我们彼此的需要和生活:我认为的努力,只是为了孩子可能有更好的教育,更好的生活条件,家庭的更多保障。而对于他,他只觉得何必要求那么多,生活可以吃的少一点,普通一点,孩子的教育可以让孩子自己奋斗,或者干脆平凡就好···至此,7年来,我才忽然明白:我和他从结婚起就觉得无法深入聊天,不是我一直认为的男女观点立场不同的问题,本质是价值观天差地别。
沟通在夫妻关系中是多么重要的事情,而我们,从恋爱就没体会过那种触及心底的沟通,我一直以为这也是婚姻中会有的常态,但现在才明白,这就像是缺失了纽带,风平浪静时不觉重要,出现问题才发现唯一的解决渠道都没有打通。堵得慌,憋得慌,压抑得慌,但面对那张波澜不惊的面孔和不明所以的反馈,总会快速浇灭我本就不多的热情,犹入死巷。
我很想离婚,如果没有孩子,这一切该简单的多,对我是,对他也是。
我来自一个离异家庭,从小安全感的缺失让我在婚姻面前做了当初的决定,他也是想尝试突破自己的惰性而将我当成一种长存的激励。如今,这种因为彼此的“贪图”而硬在一起的结合同样成了彼此的桎梏。我总会想起那句话:有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其实,谁又有能力治愈谁?但谁又不想被人治愈?毕竟,治愈自己确实太难。
现在,连基本的“夫妻生活”都几个月不思的我们,每天作息彼此颠倒,即便放假在家话也说不上2句的我们,被他直白已经视作“兄弟”的我们,同床异梦隔着孩子当作“楚河汉界”的我们,问起来总会敷衍一句“在乎”却全然没有感觉的我们···这种日子,是否真的像很多老人曾经预言的那般:过去就好了···
我问他我们该何去何从,他只会冷冷的回应一句:别人也是这样。
真的是么?到底是我想要的太多了?还是我太害怕失去既有的?
前两天,想要一瓶香水,面临两种选择。
1瓶是奥黛丽赫本曾经的专属香,闻起来那么不像我,但因诉说了纪梵希一世的“心无禁忌”和赫本的传奇,让我那么向往,向往到自我催眠:香水每个人用都不同——我应该也可以适合。
另1瓶,包装设计干净平淡,味道充满熟悉的“追忆”,闻起来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瞬间就感觉找到自己,但在一众热门烈香之外显得太过平凡,像是只有自己知道的故事……
我纠结不下,拿着香片,在柜台间不断犹豫。
我忽然明白,其实我纠结的,不是香水,是30+岁,潜意识下,选择继续暗示追逐自己心中的“传奇”,还是接受拥抱现实中并不“传奇”的自己。
2021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做自己。但这么多年,对于一个习惯了包裹,习惯了隐藏,习惯了多思后行的人,我连自己想要什么都弄不清楚,我曾经被告知无数次的“家就是安全感”在我无数次的无法确信中成了泡泡,没破灭,但也没多么牢固,想不想捅破也就在一念之间。
35岁的女人,压力方方面面,不该纠结,但如何不纠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