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初中最好的朋友结婚了,没有告诉我,我是事后看朋友圈他发了婚礼当天的照片才知道的。

当时很疑惑,本想打个电话祝贺下,但后来想想还是算了,这会联系多少会有点尴尬。事后,我重新梳理了下自己身边的朋友,发现在度过的这二十几年中,不少以前玩的很好的朋友,有很多因为各种原因渐行渐远,成为路人。
彼此之间并没有发生过什么误会,但是却又莫名其妙的不再联系。
静静的思考之下,发现与很多朋友的疏离,最主要的其实是三观追求的不同,也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小时候,我们大都天真烂漫,玩泥巴弹溜溜球都能让我们快乐一整天,那时候的朋友也是最纯粹的,但后来随着我们不断长大,差距就开始拉开,有人会为了学识继续求学,也有人会因为某些原因而中断学业,隔断时间当再次相遇,虽然没有发生冲突,你却感觉彼此再也难以聊到一块了,你口里说的是如何利用微生物发酵废料产生能源,他聊的确实邻里间的家长里短。

就好似少年闰土可以和鲁迅因为瓜地抓猹而聊的开心,互相引为知己,但是长大以后,二人却莫名的有了疏远的感觉。
是距离为我们树立了这个屏障吗?
我也有这样的朋友,我们相隔千里,平时也难得见一面,但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相同的喜好,三观又很相近,所以我们还是常常会分享彼此的大小事,讨论对周围事物的看法,互相参与对方的人生,一块学习,一块写作,一块考研。
时光在前进,我们在不同的道路上行驶,也终会长成不一样的人。能够走到最后的人,一定是三观契合的人,同频才能同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