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学园静谧的小院中央,火盆里隐约留有冬至节庆的余温,树枝上高挂的灯笼欢迎着家人们的归来,暖冬里的那一丝寒意被孩子们的热情所驱散。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希望。“伴随着这首《隐形的翅膀》,运动课活动以健脑操开场,脑开关、交叉爬行、挂钩、卧8,旨在激活两个脑半球的神经网络的动作看上去并不复杂,可孩子们做起来却不容易。他们睁大眼睛、在一阵子手忙脚乱之后渐渐跟上了节奏。
热身游戏“老狼抓小羊”让孩子们的惊呼声和欢笑声充盈了整个教室。一个简单的追逐游戏不但有助于孩子练习在动态活动中快速做出反应、锻炼团队协作的能力,同时将发展前庭觉动作计划的目标涵盖在内。
紧接着是剪刀石头布、踩着脚印和榴莲球“过河”的接力游戏,旨在提高孩子姿势控制和动作计划能力,同时给予触觉方面的刺激。
到达“河对岸”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方式运送“宝藏”。有跪坐在软枕上,双手掌贴地,用上肢的力量带动身体前进;有俯卧,手掌和小臂贴地面、使用手臂肩膀上肢的力量移动身体前行。孩子们背上驮着、腿上放着“宝藏”——6到10斤的沙袋。这个孩子们完成起来并不轻松的活动除了有助于本体觉的发展,对整合与书写相关的原始反射也颇有裨益。
王子和公主们将“宝珠”运送到各自的城堡中。这会儿大家脱下袜子,竞相尝试用脚趾头夹取宝珠。这一游戏有助于孩子们将意识向下带入脚部,同时帮助足跖反射的整合。
“数数看,我们取到多少颗?”
一部分家长认为运动游戏不就是带着娃们玩吗?没错,老师们确实带着孩子玩,和孩子一起玩嗨。
然而运动游戏有着治疗作用。提起孩子的学习,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学习好等于脑子聪明或者勤奋用功。诚然大脑在学习过程中承担着重要任务。但真正高效、轻松地学习是需要具备诸多条件的。第一步是提升感官的信息感受与接收能力。感官发展水平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生理发育是否充足息息相关。这些生理发育包括核心肌肉、大肌肉和小肌肉。比如当孩子没有经过充分地爬行就走路,核心肌肉力量不足时,坐一会就累。这样的孩子在课堂上能坐得住专心听讲吗?难!当然经过强化训练也不无可能。代价是身体产生诸多的代偿行为,孩子能力不足而为之,必定消耗过多的能量,孩子易疲惫,当能量耗尽时,将导致情绪不稳定。我们要有意识地创造充分机会,让孩子的核心肌肉、大肌肉和小肌肉得到充分有效的锻炼。有针对性的运动是整合感官的最佳方式。
这里不得不提到运动课后的户外亲子徒步。我们徒步路线尽量选择原生态的土坡野路,孩子行走在坑洼不平的山路是对其感官整合有显著益处,尤其能够在提升体能的同时,促进了基础感官的整合。运动课结束后的亲子徒步收获满满,爸爸妈妈和孩子们扛的扛、拖的拖,把从山上捡的柴搬运回园里,相约下周烤红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