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你一定要参加一次“教育行走”活动!
从惠州回来两天了,群里小伙伴们的简书、公众号推文我基本都会认真看,他们的文笔真好,这是最触动我的一个方面,我的文字总是那么简单,一个成语都不会用,一个优美的句子都没有,这是陷入自我否定的瓶颈了。当然,小伙伴们的文字记录了我们在一起五天四夜的点点滴滴,每看一次,对“教育行走”的爱会更深一层。
想想,在这次活动中,我收获了什么?
这么说吧,我哭了几次?笑了几次?
第一次哭,是因为夏昆老师讲述的故事。那一年,那个复读女孩的纵身一跳,让我的泪水止不住。对生命我有一种不由而然的尊敬,夏老师说看到这个女孩的尸体时,我感觉到他的哽咽,想到那个画面时,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如果每个消逝的生命都能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心灵拷问,每个有自杀行为的学生都能引起教育工作者去思考“教育”二字,也许,不需要“每个教育工作者”,因为这一条路本身就不一样,每个人的选择、期待也不一样,接纳一切存在的可能性,但“改变局部的春天”,那是我可以做到的。
“无依无靠”的夏昆老师,却“有恃无恐”,那么我的有恃无恐在何方?专业不扎实,心性太泛,惟有一点,爱孩子。这么些年来对孩子有着说不清楚的爱,我把这归纳为岁月的沉淀,年纪大了,对孩子、对事物的接纳程度更宽了,可这是基本,还需要更牢固的枝干来支撑着,如,专业、阅读。这几年每天除了刷手机,真的很少静下心来去看书,虽然夏老师说阅读可以有着千种可能性,但看纸质书一定会是更让我更欢喜。今天开始了《看新闻,学英语》的阅读,捧着一本书反复听着、读着,放下了手机,读得更安静了。
行走,是因为需要碰到那个人;教育行走,是因为我们要去寻找教育的乌托邦。未曾想到会遇见小辣椒,一个来自河南的23岁的吉慧芳老师。当她的演讲时间已到,她拿着话筒说的最后一句话,让我热泪盈眶。她流着眼泪说:“我就想成为一个无依无靠的人,我就想成为一个有恃无恐的人!”一个年仅23岁的小年轻会对教育有着自己的追求与向往,这是何其幸运的事,孩子遇见也是幸运的,她所遇见的每个生命都将会是幸运的。我在40多岁才想明白的事,这个小女孩在她20多岁就开始了行动,对教育而言,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感觉到幸福的呢?
教育行走,不就是在普通的教育生涯中去遇见更多的人,去听更多的教育故事,去想更多不一样的教育可能性,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吗?佟生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在中年发光的老师。
朋友圈里认识佟生老师好几年了,一直以为这个山东中年老师应该是一个只会写,不善言辞的老师吧。未曾想到他的TED演讲会引起现场那么大的笑声,也未曾想到他是如此的幽默,真是得到张老师的真传。他的整个演讲过程中,我觉得我是笑得最灿烂的,因为从中会寻找到一丝丝自己的影子,40来岁才开始寻找自己想走的路,40多岁还在想着教育的梦想。但佟老师是优秀的,这种优秀来自于他坚持不懈地努力,他看一本书能写10万字的笔记,他能坦然面对自己的缺点,然后用“笨鸟一直飞”的态度去当老师,这是令我特别崇拜的地方。
笑着,笑着,我们又遇到了一群更爱笑的行走者们。
在群里看到一位老师拄着拐杖来参加活动的照片,不曾料到这个老师会是发起“大笑姑婆”的邓秀华校长。“大笑姑婆挑战赛”绝对是让我笑得最厉害的一个活动,邓校长的笑,一定是来自她乐观的心态以及对待万事万物的接纳而发出来,台上几个挑战者的笑声是有魔性的,也可以说,笑本身就具有魔法,它的传染性是以一己之力感染身边所有的人。
做一个随时随地、具有魔法的“大笑姑婆”一定是非常有意思的。
在这次教育行走活动中,我始终坐在第二排,台上的每一位分享者我都记在心里,他们的故事我都听得津津有味,我喜欢这种全身心投入到一种活动中去,去感受到他们的喜,去体会他们的哀,用这样的一种态度去体验我没有经历过的事,这是教育行走最大的魅力。
当然,我还喜欢“风吹到哪页,就读哪页”,教育行走,还是一场浪漫的邂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