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律
白天,用番茄钟,是用大块的时间学习或阅读。
现在,此刻,我用番茄to do的目的,竟是为了克制自己,少用社交软件聊天,因为现在我玩手机=找喜欢的人聊天。
渐渐,其他娱乐都没什么吸引力了,那么慢慢的,喜欢的也会失去了吸引力吧。这算不算一种自律?可能要被说成是为懦弱找的借口。但也不重要,趁青春,还有时间,能多想想清楚也不错。
2.温淡的兴奋
作家总是写脸红,不同的人脸红有不同的韵味。
“他想也许女孩子第一次有男朋友的心境也像白水冲了红酒,说不上爱情,只是一种温淡的兴奋。”
温淡的兴奋,大概就像我买一堆不同口味的酒回寝室,晚上边喝边画画,耳机里是Dough-boy,迷离又清醒的兴奋。
很多朋友告诉我一个道理,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具体的人。我爱的是具体的人呀,我又不是爱一种精神,一种感觉。好吧,暗恋确实没啥好的,谈恋爱才是爱具体的人。
3.童年你与谁渡过
我想起初中的时候看《飘》,那一版的封面还是乱世佳人的剧照。当时我看得如痴如迷,一直一直很喜欢白瑞德。对于郝思嘉,是一种又爱又恨的态度。我想,在他们决裂之后,他再难像之前一样爱郝思嘉,而这是郝思嘉应得的,不是所有事情都会“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错过了,做错了,就是错了。
现在看来,我对生活的想象,来自《绿山墙的安妮》、《海蒂》,还有《小公主》。喝葡萄酒的安妮,还有她那个同桌;睡在干草垛里的海蒂,在高山上站起来的克拉拉;阁楼上的萨拉,和老鼠一家做朋友的小公主。
我对爱情的想象,来自《飘》、《傲慢与偏见》,大一点,又喜欢马尔克斯,初中看完了《霍乱时期的爱情》,非常漫长的恋慕,七十多年地等待一个人,这在现在的我看来,完全不可能。但当时我好像也没觉得有啥,可能我潜意识里有可能成为那样的人?希望不要。
高中的时候,一个男孩子坐窗边,桌上摆着《百年孤独》,然后我就crush了!后来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了。但回想起来,我一直喜欢的,都是soulmate,至少在一定层面上,有共通点。
在几年前,有人问我,如果有一台时光机器,我最想回到哪一年?我回答的是2012,那时候很多事情还没有发生,身边还有很多我爱的和爱我的人。可能回答问题的我,当时并不开心吧,并且将这种不开心归结为某一年,某一个选择,所以想要回到简单的2012。
但现在,已经能够接纳90%的不完美,而不是说“没事,我不在乎”,但其实心里很在意,那样别扭。
希望这也是一种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