嗒!
借书亭左侧一扇小门弹开,我从里面拿出借阅的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79109/aed105350685ea9f.jpg)
这里离我家不远,我经常来借书。说是借书亭,其实是一个大书柜,书柜左右两边是摆放书籍的,书籍分别被摆放在竖长形的格子里,竖长的格子大概有新华字典一半厚度,每个书格都有一扇小门把守。因为这样的设计,读者只能透过透明的小门隐约看到书脊和封面的一小部分,幻想着书籍真实的样子。
书柜的中间是电子屏,选书、扫码都能在上面完成。只要在屏幕上挑选好要借的书,用手机扫一下屏幕上的二维码,几秒功夫,就会听到某一个书格“嗒”的一声,书格的门弹开,读者取出书,再关上小门。
我喜欢这“嗒”的一声。从书格拿出书,用指尖触及书页,用眼睛浏览其间的字词,此时才算是享有了她。
这里的书都是免费借阅,读者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借来阅读,想来我住在这,能享受这样的福利,真的挺幸福。
免费借阅是好事,但有一点不太理想,就是借阅的人多了,书都会比较破旧。这次我借了一本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封面好像被人胡乱揉成一团再展开,都是一道道白色折痕。所幸,书本是硬面设计,内页尚有6、7成新。我拿到这本书以后,揣测着她到底经历了些什么,难道借阅者真的把封面捏成一团了么?还是粗暴地乱丢?不然怎么会变成这样呢?看到供大家免费阅读的书成了这个样子,我有点心疼。
害怕自己翻阅时会让残旧的封面更加“雪上加霜”,我索性把封面取下收好,出出入入只带着书本。自那以后,每次借书,无论新旧,我都会很珍惜。
前两天借到一本全新的《面纱》,很意外,也有点窃喜。崭新的粉紫色封面,印着烫金书写体“the Painted Veil”。可能因为封面赏心悦目,加上是全新的,我拿到后便迫不及待读了起来,一个下午读了大半,很享受。
不过,虽然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很很小心,还是疏忽了一点——一般来说,书的封面只靠内页包着书本,封面很容易滑动,有点类似只折了一次的包书纸。有时候书放在包里,封面只要没有和书本完全贴合,封面边角很容易产生折痕。看到全新的《面纱》封面边角不那么崭新了,我突然有点羞愧,之前还埋怨不知名的前读者不懂爱惜《爱的艺术》,想不到,现在才发现,要爱护书籍,也并不简单。
后来,我找了透明文件套,把封面单独包起来保护,读书时我只拿里面的硬面书看,翻看时也小心翼翼,尽量不去让书面有所损伤。
真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像爱护自己的书、甚至是爱护无价之宝那样,珍惜借来的书。
其实每本书何尝不是无价之宝呢?有些著作作者耗费了几十年,甚至大半生去撰写,我们怎么能不抱有崇敬、珍惜之心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