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dies and 乡亲们,好久不见,可想死你们啦~
还记得上一篇我们学习了“结构化思维”的含义和自上而下的应用,这次,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结构化思维最为广泛也最受欢迎的应用——自下而上的总结归纳。
你或许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解决问题、进行决策的时候,常常会有很多新的点子迸发出来,但就是无法将他们变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一个理性的选择。这种状态持续时间一长,我们的大脑就要罢工,开始头疼,可问题并没有解决。
或者你碰到过这样的一些人,他说的每个字你都听得懂,然而组合在一起,你也不知道他想说什么,听他说话时间一长,你会头疼,变得焦躁“你TM到底想说什么”。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无论是沟通、思考还是决策,单线程的思维方式往往很难负荷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这时候,“结构化思维”就是一个非常有帮助的思维方式。
举个例子
我的朋友小明最近很是苦恼,因为每次和领导沟通,都会被打断、甚至责怪。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最近和领导汇报的时候都说了些啥:
“领导,您好!刘经理来电话说大客户临时有事,4点钟的会议他没办法参加了。小张说他晚一点开会没关系,明天再开也可以,但最好别11点30分之前开。可是会议室明天已经被别人预订了,但星期五是空着的。王总的秘书说,他明天需要很晚才能从外地出差回来。我们本来准备讨论的议题资料因为财务这边数据也出不来我建议把会议的时间定在星期五的10点比较合适,您看行吗?”
…………..
看到这里,你也许早就看穿小明“不招待见”的原因,这么多絮絮叨叨的话其实就为了改个会议时间,至于吗!或者你会觉得这么话痨的事情也就是极端案例了,其实,你有留意过自己表达的逻辑和方式?有给自己的工作汇报录过音吗?
笔者在2018年之前从未觉得自己是一个话多的人(高冷脸),换了新工作后,收到诸如“你的话有点多”、“戏好多”等反馈,这个时候笔者就开始关注自己日常正式非正式场合的表达逻辑,也有了三点小发现:
第一, 在没有强制的环境中,大多数人会偏向时间叙述逻辑,表达的时候往往冗长;
第二, 逻辑能力很强不等同于语言表达精炼;
第三, 沟通是个双向的过程,表达时对方的注意力常常随时间递减;
从小明的案例来看,其实他的诉求很简单——改会议时间,在表达这件事的过程中,他选择了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逐一汇报,当老板兴趣最浓时开始汇报刘总、小张、王总等人的突发情况,这时候站在老板的角度,其实他早就心生厌烦了。
利用我们上期谈到的结构化思维来看,简单整理一下,小明的表达就可以变成:
基于结构化思维的四大基本原则,“结论先行”就是先说结果,单刀直入,直接报告要调整会议时间,第一时间抓住老板注意力,也让他知道,这次汇报的内容。在下面叙述的内容可以基于“参会人员”、“会议资料”和“会议室”三大层次的内容概括陈述理由,利用简单的“总分”结构,就可以轻松表达。
结构化思维应用
实际生活中,结构化思维的学习和应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Step1 理解,就是隐性思维显性化。因为我们的思考是隐性的,所以我们要去将隐性的思维显性化,然后才有可能去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接着就去调整它,改善它,进而优化它。
Step2重构,也就是显性思维结构化。当有了好的想法,好的思路,我们还要把它说出来,还要把它呈现表达出来,让其它人能够了解到,比如上文中大家看到的结构图。
Step3呈现,也就是结构思维形象化。在梳理好内容结构后,需要精炼语言,把内容形象化传达,更利于理解和应用。
基于以上的应用阶段,在你还没有掌握这种结构化思维方式时,直接用这种思考方式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自下而上的思考方式去找结构。简单来说就是:
A. 尽可能列出所有思考的要点
B. 找出关系,进行分类(找出要点间的逻辑关系,利用MECE 原则归类分组)
C. 总结概括要点,提炼观点
D. 观点补充,完善思路
在寻找思考要点的过程中要坚持“MECE原则”:Mutually、Exclusive、Collective、Exhaustive,即相互穷尽,不重叠。完全穷尽,不遗漏。
不管是沟通、选择或决策,结构化思维的应用都会大大提升我们的沟通和工作效率,期待大家把结构化思维更多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