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夏天仿佛能将人烤干,地上被太阳晒的直冒热气,人们忙忙碌碌,丝毫不被这天气所影响,尽管身上还是趟着汗,却还是干着自己的事,这也难怪,北上广深不就是中外企业的集聚地么,这些忙碌的人大多都是外地人,有着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不得不奔波辛劳,还有许多刚离校的毕业生,为自己的理想所奋斗。
这时正值蝉鸣的盛夏,在西城区一个佝偻身躯的老头,身着一身黑色的麻布衣服,穿的宽松的黑色裤子,脚穿一双老北京布鞋。手里提溜着做工精细的蛐蛐笼子,吹着小曲,走进新街口的一家早餐店。
这早餐店一副清朝小门楼的门面,是个二层小洋楼改建而成,里头的桌子古色古香,即便是到了现在这个时代,那宽阔的大门雕刻满了花纹,在门下还有门槛,但是这门槛却丝毫没能绊住吃早餐人们的热情。
早餐店前面排着长队,老头却不急不忙,找了个墙角,将蛐蛐笼子往桌子上一放,掏出随身带着的细长的芦苇杆,挑逗着蛐蛐,嘴上喊着:老板,老样子!老头看起来已经有60有余,声音确是洪亮的令人吃惊。排着长队的人都扭头看着他,他丝毫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吹着口哨继续玩着蛐蛐。
老板从后厨出来,是个气度非凡的中年人,干练的短发,大个子,虽然有肚子但丝毫没有影响他的精干。身穿一身质地考究的西装,虽然老板是这样,但是对那个身材佝偻,甚至长相有些刻薄的老头却格外客气。
将一碗豆汁,俩糖油饼和一碟咸菜放他桌上,看着他蛐蛐:三爷,你这蛐蛐哪买的啊,这体形,这叫声,嘿,这是极品啊!
那老头瞪了他一眼说,你懂个屁,我养着蛐蛐完全是为了配这个笼子。
嘿,三爷,人家养好蛐蛐配好笼子,您可倒好,有好笼子配个好蛐蛐。
这笼子正宗海南黄花梨的,你看这雕刻,这做工。
老板凑上去一看,果然这笼子并非凡品,那就像一次性筷子的一根根笼子棍,竟然密密麻麻的雕刻满了不知道出自谁手的画,因为笼子的杆子太过于细小了,并看不清到底是刻的什么。
那老头说,你去找个放大镜,仔细瞧瞧三爷这件宝贝。
只见早餐店老板赶紧去楼上的房间拿了个放大镜,下来捧着蛐蛐笼子仔细端详。
看了有半个小时。
看完一拍桌子,然后嘴里发出,啧啧啧的声音,嘿,老爷子,这是笼子上雕刻了一副清明上河图啊,这哪位高人雕刻的啊。
只见那老头拿着烟杆,抽了一口,缓缓的吐出一口长烟,笼子提溜上有。
老板拿放大镜再仔细一看,上面用行书写着一首小诗,道是:
青山飞鸟绝
绿水清无底
山水何故此
匠人深山藏
竟然是他?老板脸上露出了惊讶之情。
他不是早就收手了么,为何这个蛐蛐笼子上竟有他的大手笔,再一看笼子上的清明上河图,老板的小店仿佛开到了宋代,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吵闹声,叫卖声也是不绝于耳。真可谓妙,虽然这不是古董,是文玩,但是就这蛐蛐笼子也并非常人可以负担的起了。
老头笑笑,你呀,境界还是不够,外行人看见你的玩意儿可能觉得不错,但是我看起来一文不值。文玩玩的就是材料和工艺,你那些东西都太平庸,我这笼子虽然只是普通黄花梨,但是因为出自“他老人家”,之手。便是笼子这么大的黄金都不换。
“他”到底是谁,为什么可以将普通的黄花梨赋予不下国宝之下的价值,为什么可以雕刻如此栩栩如生的清明上河图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