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见善而从,见不善而改之。

见善而从,见不善而改之。

作者: 美乐泓予 | 来源:发表于2017-09-14 23:18 被阅读23次

今天学习了《论语》述而篇第21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阐明了夫子的好学和善学精神。夫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跟从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以此为鉴,发现自己身上类似的毛病加以改正。这句话也告诉了我们,只要有心到处都可以找到学习和反省的机会。赵军老师的讲解真好,每每听到赵老师的讲解,总想多听几遍,每听一遍的感受都不一样。

一、理解善和不善

对于善和不善的判断,要从内心和行为上加以理解,并且以内心为主:善就是内心要怀着仁德,行为上遵礼而行;不善,就是内心怀着私欲,甚至害人之心,行为上违背礼法。善和不善,是最好的和最不好的两种状态,当然还会有善与不善中间夹杂的状态。明确了善的概念之后,就会让我们在日常的行为当中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要内心怀着仁德,遵礼而行做事!

二、学习的态度

在日常的学习当中,会存在着三种学习的态度:向比自己高的人学习很容易,因为人家的知识学历比自己高,所以对人家多了一份尊敬和钦佩,自然学习的态度要恭敬的多;对于和自己差不多水平的人,可能就会想,我们彼此彼此啦,内心上的恭敬就会少一些;而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可能就会多了一些轻视,哪会有向人家学习的心呢!

我们大多数人的做法是,见到人家好会嫉妒,会挑人家的毛病;见到人家不好,就会指责和批评,如果人家伤害到自己的话,可能还会有一些怨恨和报复,这样就不会学到东西。通过赵军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到:夫子学习的时候,学无常师。他能够跟古圣先贤、同时代的高人师长学习,也能与同行的人学习,还能与不如自己的人学习,所以夫子的学习没有死角,收获也是最多的。如果我们用有分别的心去向他人学习的话,就不仅不会有提升,而且也没有为善。我们应该有的学习态度是要向夫子那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正如南怀瑾老先生在《论语别裁》中说的那样:"应该说个个都是自己的老师,比我好的固然是我的老师,不如自己的也是我的老师。因为看到他笨、他坏,自己就会反省,不要这样笨,不要这样坏,所以他们都是我的老师,足以借镜反省!"

三、实例滥言舌枯的理解和运用

做人要做一个老实人,说话要事实求是,不要颠倒是非,不要像古时候的祝期生那样,把优点说成缺点,把缺点说成优点,要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赵军老师引用了《德育古鉴》中"滥言舌枯"的故事,说明了这样的道理。

从前,有个人叫祝期生,他总喜欢颠倒是非,讥讽他人的缺失,又喜欢引诱他人做坏事。

遇到相貌丑陋的人,祝期生就讥笑人家;遇见相貌俊美的,则大加嘲弄。遇到较愚笨的,就欺负人家;遇见较聪明的,便品头论足一番。遇见贫穷的人,就鄙视人家;遇见富有的人,便毁谤他。见到当官的,就揭发人家的隐私;见到读书人,就宣扬人家不愿声张的私密。看见有人生活奢侈,反倒称扬他是豪爽之人;看见有人手段阴狠毒辣,更大赞为厉害。人谈佛学法理,就讥讽为斋公;遇人论儒学德行,便嗤笑为假道学。听人家说好话,便说:“嘴上说说而已,其实心里并不是这么一回事。”而看见人家做善事,就说:“怪了,这件事既然做了,那件事为何不做呢?”他到处胡乱评论,颠倒是非黑白。

到了晚年,祝期生突然得了舌黄病,必须用针刺舌头,让血流出一升多,才会觉得好一些。一年居然发作了五至七次,痛苦得说不出话,后来竟然舌头枯干萎缩而死。

对于滥言舌枯这个事例,我是第一次了解。正好今天我们班学生上体育课的时候,有两个小孩子因为课上总喜欢课上胡说八道,不听老师的管理而使老师很生气。我一直思考着该怎么样去和这两个孩子交流他们问题。中午听了赵军老师的讲解之后,我就知道答案了!我立刻有了主意,也知道该如何和这两个学生以及全班学生说以后他们该怎样做了。我把滥言舌枯的故事,整理在投影片上,然后逐条的和学生对照,哪些是我们已经做过出错的,哪些是我们要引以为戒的。当学生们最后读到祝期生因为颠倒黑白胡乱说话而导致得了舌黄病,最后滥言舌枯而死,都惊讶的睁大了眼睛!后来一个小女孩告诉我,"以后要好好说话,不要颠倒黑白。"

当看到孩子们看完故事,一个个默默的点点头,和自己内心对照的时候,也许他们可能会继续的犯错误,但这个故事已经在他们的心中浮起了涟漪,相信他们会以祝期生为戒石,指导自己的内心和行为的!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特别感恩所有成就《论语》读书平台的老师们,正是由于您们辛苦的付出,让我不断的提升和成长,拥有了更多的智慧。谢谢

相关文章

  • 见善而从,见不善而改之。

    今天学习了《论语》述而篇第21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阐明了夫子的...

  • 在职场中这样做,你将没有敌人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 智乐堂435:孔子修身(摘记)

    孔子修身(摘记) 文/老鹰 1、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

  • 8/我的感悟|寄给我自己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选择别人的优点去...

  • 《论语》告诉我们的为师之道——学后班国学笔记之二

    专业素质篇 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天雨虽宽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择其善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 三人行,...

  • 35#椒雪酱#三人行,必有我学生

    见: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讲的是,做人要谦虚好学,则其善者而学之,则其不善者而改之。 今天我们反其道而用...

  • 从他人错误中学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

  • 2018-03-23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2020-05-2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见善而从,见不善而改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mj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