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欧阳小兰讲师14期分享547天20220901来71观23咨55
20220901读书笔记:
一般化技巧---帮助孩子放下过于焦虑的情绪
1、一般化==常态化、正常化
2、生活中我们把问题视为不正常,比如孩子一个行为,就认为他不正常,跟他这个人贴一个标签,把本来正常的事情不正常化。
3、今天要学的是把很多事情正常化,一般化,把不正常变为正常。很多事情本身不是问题,我们不当的处理方式让它成为了问题,因为我们焦虑,担心,说出来的话就不一样,引起连锁反应
4、一杯子本来有点浑,我们不管它,略微等一等它就好了,但是我们担心,焦虑,就不停的晃它,去搅和,然后,孩子就出现很多很多的状况。
5、经验分享:担心自己得忧郁症的小柔说自己会死。
6、陈老师怎么做的?
1)静静的陪着小柔,不急着说太多(稳住我们,因为她东西还没出来,你一说话他东西就堵在那)
2)专注的看着小柔,递面纸
3)等她情绪稳定后,问她:发生了什么事?你怎么会这么想---为什么这个时候才问她,因为情绪出不来,道理进不去。我们需要等待,她哭时,专注的听、理解,等她情绪出来后,才能跟她探讨。
4)孩子说自己的想法--很多家长可能也这么想,有灾难化思维,糟糕至极、绝对化要求,过度概括化。
5)与孩子探讨,了解更多情况,什么时候开始,发生了什么事。本来没啥事,跟老师谈完后小柔就焦虑,担心,原来是经期症候群。当她感觉是的时候,她难受,当她感觉不是的时候,她情绪就好了。我们相信孩子是什么人的时候,我们越看她看她就是这样的人,其实是暗示的作用。所以,相信相信的力量。
7、人在焦虑、紧张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我们先放松下来,接纳孩子的焦虑、紧张不安,不去评价、指导她。我们大脑听见道理就烦了。
8、一般化技巧的语言:
1)大多数人也会如此。。。
2)一般人遇到。。。。。也可能做与你类似的事项。
3)根据。。。。。(经验或发展理论)
为人父母有很多担心,也是很正常的。
9、一般化技巧的功能:
1)很多孩子有厌学的情况。使孩子明白每一个人活着都有问题。
2)使孩子察觉自己的问题也常常是别人的问题。
3)帮助孩子跳脱自己看事情的主观视框。
4)放下焦虑,不内耗,留着力气解决问题。
10、一般化技巧的技能:
1)提供理论,大多数人都这样。
2)当孩子所提的问题扩大或灾难化时使用
3)孩子提的问题属于发展性问题
4)把孩子说的很严重度词汇转化为一般的,普遍的,合乎事实的描述,以替代病理化的描述。
5)不是还所有的行为都适合一般化,比如孩子打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