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只需要给我提供一个开头,剩下的故事我帮你编。”
罗一鸣
处女座
来自中国台北
学校、专业: 搬砖
人生梦想:赚大钱
兴趣爱好: 嘻哈、喊麦
自我评价: 物愈旧,情愈深
目前工作生活状态:超想退休!
初见罗导,已经从他略微黝黑的皮肤中感受到了时光的磨砺,入行将近二十年,合作过金星、刘谦等众多业内大咖,服务过三立电视、星空传媒等一线电视台,制作过《冲关我最棒》、《最强大脑》等口碑综艺节目,拿过亚洲最佳reality真人秀奖,见证着从视频节目从传统的电视台到如今的新媒体,创建自己的影视制作公司,时间被他偷走,再以另一种姿态完整保存。
刚刚从重庆回来,马上要飞往福建拍摄长汀美食记录短片,罗导最近和大众点评的合作美食节目让他又开始了紧张忙碌的工作周期,要在《点评二楼》24集的篇幅里,从人文、历史、传承、记忆等方方面面,挖掘美食的温度,触摸人性的不舍,感知岁月的赞美。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借由罗导之手,化成对食物的尊重。
越短的视频往往也是最难的,因为要表达的东西太多,如何浓缩在这短短的5分钟内,考验的是导演的功底,纪录片讲究平中见奇,一是要表达人物有奇特的地方,二是能够调动观众的好奇心,“如何向观众精准的传达这个人的独特性故事性并吸引着观众继续往下看,这是很难的。”这也是为什么每次罗导都会跟着团队实地“监工”,“年轻人毕竟阅历尚浅,看待问题的角度会有欠缺,很多点没办法深入挖掘”,即使成为了老板,亲力亲为依然是他放不下也割不舍的事。
虽然每个作品都是他倾注心血的“孩子”,在他看来都是无可挑剔的,可是还是有能够让他感知到痛快刺激并在脑海中第一浮现的场景,在做东方卫视《妈妈咪呀》的某一季总决赛直播时,现场二十多个机位全部由他一人调控,身后坐着卫视的各位领导和业内重量级大咖,还有来自英国BBC的一位顶级编导,也是罗导入行以来就如雷贯耳并欣赏的一位前辈,当完成这高强度高难度高集中力的一场精彩直播时,这位BBC的前辈第一时间站起来为他鼓掌表现出赞许的目光,“这一刻觉得什么都值了。”
罗导与其说是一个公司的老板,不如说更像是一个家长,他对他团队的人有着“护崽”一般的情义,一般不会反驳他们的方案,保护他们思想的触角任意延伸,一切都由甲方爸爸们定夺,能过当然好,不过就据理力争想办法说服,实在说服不了就改,这过程中少不了面红耳赤,罗导都自己承担,而最坏的结果“大不了这个案子不做了”说起来也是云淡风轻,正是这种“你随便玩,后果我来担”的气势造就了团队超强的凝聚力,共同朝着艺术的目标前进。
“没有哪两个人的理念是完全相合的,他们是艺术家,应该被保护起来。”
从早期的电视制作,到如今的互联网短视频,不变的是这个行业一如既往地累,棚内拍摄的节目经常是凌晨12:00开始,录制到早上5:00收工,出外景拍摄去的也不是什么旅游景区,往往是那些条件艰苦信号极差的深山老林,录个节目等于失联,对身体和心理都是极大的折磨,没有强大的热爱和身体素质、心理承受力很难在这行坚持下去。
“当然想要逃避,我现在就想要退休。”为此他默许了公司员工的每天一小时带薪上厕所时间,而对他自己来说,坐地铁则是最大的放松,从学生时代练就的观察人物编写故事的能力在地铁上尽情发挥,“在地铁上你会看到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物,有情侣吵架的,有父子温情的,有形单影只刷微博的……”当小编吐槽“你只是没有挤过高峰期的地铁吧”,罗导笑而回应:“挤过喔,高峰期如果身边是好看的美女也是一件乐事哈哈哈哈”,被这种幽默感折服。
编导说话都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代入感,云跟着雀一起去到了未知的地方,意犹未尽。采访完毕,罗导起身,收拾起了桌上的那盒烟,准备投入到下一个故事中去。
HI,感谢与你的相遇!
来做我们的明星吧,我们的目光最关注平凡中的感动——来自上海各个文创企业的一线工作人员。
如果你也想出现在这里,请在我们的后台留言中许愿…
展现你的风采,分享你的梦想,投稿请联系pujiangfaxian@163.com
运营审核|朵拉
编辑|鬼头鬼脑
图|来自受访者
魔都文创讯息聚集地,带你探索不一样的文创天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