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到书店,一余座,虽紧了点,也比站好。坐了。
旁边一小姑娘开了1.5倍速在做生物题,大抵十五六岁;我在看社评。
中间她左手边两人走了。
到傍晚六点半,我只看了三十八页正文和两篇序。
然后她合上了本子,收拾好东西后,起身绕到椅子后面,因为地板不光滑,她推椅子便“吱”了一声,听到声音她马上停了手同时耸了下肩,像是因为刚才的事情对周围人表示歉意。其实声音没多大,且大都戴着耳机,更没人听到。她又试图把椅子抬起来推进去。只看小臂颤巍巍地,总算推了进去。
她又把左手边的椅子抬起来,颤巍巍地推了进去。
她又把左手边的左手边的椅子抬起来,颤巍巍地推了进去。
走了。
以前路上见垃圾会先捡起来。现在,如果目之所及处没有垃圾桶,就过去了。亦对随手扔垃圾习以为常不再愤怒。遇到的坏人越多,便会觉得只要不成为坏人就好。像是中午吃饭,隔壁桌一中年妇女把一孩子推了地上,不知何由,也不知是不是他妈,我更关心牛肉拌地好不好吃。
人混着日子,便也是越来越会拿捏分寸,不会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小麻烦便深感愧疚。
《自由在高处》有句话是,每个人都在愤世嫉俗,每个人都在同流合污。我好像不怎么愤世嫉俗了,可能不是想明白了,可能是因为考学,或者其他什么,总之疲倦了,就没那么多精力了。
八点了,《回家》准时响起,我该走了,起身绕到椅子后面,颤巍巍地把椅子推了进去,怪不得,实木的,真心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