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班的潭笔记㉙:一堂实验课
“感觉我可以写很多,因为有好多素材可以写。
这次我要灵感爆发了。”
作文课上,这两句话竟然出自于一个习作困难户。
话还要从开头说起。
潭客准备了一堂实践观察课,观察的题目还悬念重重:戳不破的塑料袋。
难道这个塑料袋很特别吗?为了增添实验的悬念。
潭客变身魔术师,也来一段现场观众对道具的验证。
而这也是潭客要植入的作文观察技巧:五感法。
“塑料袋中装着水,呈无色透明状。袋中薄薄的,显得鼓鼓胀胀。”
“摸上去,软软凉凉的,手托着还沉甸甸的。”
“摇晃袋子,里面的水发出稀里哗啦的响声。”
“鼻子凑上去,果然满满的一股塑料味。”
运用不同的感官,足以验证塑料袋身份。
这更增添了戳不破的悬念,大家的好奇心再次被激发。
实验的过程其实并不再潭客的控制中。因为“戳”这个动作,每个孩子有差异。
好在作文课并不需要有一个原来预想的结果,作文追求的是细节的描写,因为过程中有着不可控的差异,反而成了更好的素材来源。
无论戳的工具是牙签还是铅笔,其实原理一样,但对比留下的悬念可以让情节更具有波澜,那怕是心理的波澜,目的也达到了。
不管戳的结果是滴水不漏,还是渗出几滴,甚至喷涌而出。
潭客更在意大家的动作、神态的变化与心理的表现。
显然,在潭客的添油加醋中,激发出孩子探索的浓厚兴趣,这些正是为他们体验,在大脑中留下更多印象深刻的记忆。
“太湿滑了,我今天可以写500字,不!是600。”
孩子信心满满低说。
“不要讲话,担心思维被打断。”潭客提醒道。
“不会的,内容都已经在我的脑子里了。”
难得看到,孩子在写上表现出如此大的热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