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226601/eaa304a3c08d23d3.jpg)
你好呀!我是能量兔,感谢你阅读用的文章!
《1000个铁粉》上说,要么做到第一,要么做到唯一。 人们会记得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第一个完成全球航行的人。“第一”这个标签会强有力地抢占用户心智。如果达不到第一该怎么办?那就在细分领域里创造一个新品类,创造一个新概念,来打造“唯一”。
换句话说,任何领域要么做第一,要么做唯一,做到一想到某项东西就想到你,你就就无可替代了。
之前我在一家销售公司工作,总是觉得只要跟着大流走就可以了,每天按部就班地上班,结果我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和任何人没有任何区别。
然而,当我看到公司业绩最为突出的同事时,我才知道只有每月做到业绩第一,大家才会在提到某个概念或问题时想到找他解决。这位同事之所以业绩出色,并不是偶然的。他比别人经历了更多的考验,思考得也比我们更深入。正是因为经历了许多挑战并不断思考,他在遇到任何问题时都能轻松解决。
《低风险创业》中,低风险创业的关键在于找到一个真正的社会问题,并提供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在科技创新这一块,有不少 行业领衔的佼佼者。
比如,
华为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推出5G技术,引领了通信行业的发展。
百度,研发出全球首个超大规模的语言模型,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小米公司雷军,推动了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为中国的消费电子产业做出了贡献。
还有其他领域的领衔人。
比如,
《相信》的作者蔡磊,被称为“中国电子发票第一人”。他曾担任京东集团副总裁,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电子发票的推动者。
“玻璃大王”曹德旺,打造了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制造商。成为中国首善,并认为财施不过是“小善”。
拼多多的创始人是黄峥,拼多多的用户已经达到10亿+,远远超过淘宝,成为中国第一大电商公司。
以上牛人无一不是解决了一个社会问题,这印证了樊登所说的:“创业者应该学会倾听客户的声音,并根据他们的需求来改进自己的产品或服务。”
如果无法在主流市场做到第一,我们不妨尝试创造细分领域第一,通过不断优化自己来实现这一目标。
在上月共读营中,课代表凡争青就第一个站出来给自己立Flag,要求自己按照要求点评所有人的作业,一天不落。最终他完美办成。
我们该怎么做呢?
1.在工作,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创造更大的价值,因为谁也说不准,下一秒你是不是也会成为老板,如果在打工的时候就开始实习了,一些自己的思维,一些想法,都可以在打工的时候一步一步的去实验到哪天,真的做老板了,这些事情就早就已经被你解决了,有老板的心态,想不做第一都很难。
2.写作上,想把这条路走通,就把这个行业的一些该学的该掌握的都认真去学习好它,掌握好它,世界是讲规律的,打乱战是赢不了的。一直在一条路上坚持,只要你命够长的话,总有一天会成事。
《跃迁》上说,知道知识在哪儿,比知道知识是什么更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