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读小感

阅读小感

作者: 夜阑如风 | 来源:发表于2022-04-23 10:48 被阅读0次

今天读了郭跃辉老师的一篇文章,题目叫作《我的叔叔于勒备教手记》。我知道自己就是他文中批评的那类备课缺少“解读意识”和“解读能力”的老师。指出了教师备课应该走的“研究性备课”之路——“裸读——参考名家解读——参考同行解读——参考教参解读”的流程。这个过程中理论性教学知识必不可少。他提到的王荣生,孙绍振,钱理群等专家也是我耳熟能详的。可我并不知道他们的具体思想和教学理念,也没有阅读他们的著作。本质上来说,我工作十年来,并没有真正沉下来研读过什么,只是为了比赛或者为了写论文而临时性地去读一些书。这样一来,比赛结果可想而知,不会很出彩。

还记得学校里有位师长告诉我“休假也别忘了努力”,每每想起这句话,我都倍感羞愧,为自己的懒惰,为自己的浮躁。现在每天督促自己从杂志开始阅读,每天至少一篇,看到对自己教学有用的就记录下来,写写感悟,内心稍微平静下来了。

文章中郭老师设计了语文教学活动非常好地参考了课后练习题。比如思考探究一“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讲述了一个曲折的故事。试根据下面的提示,从不同角度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这四个角度分别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原因,结果(逻辑);期待,破灭(心理);悬念,结局(技巧)。突然想起我在教学《狼》一课时的梳理情节,不管是从屠户还是狼的角度,都只是简单的情节的角度,并没有多角度,其实《狼》也可以按照这样的多角度来讲故事。

比如小说中绕不开的人物形象,郭老师也是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不仅打破“好与坏的二元分析模式,注意形象的多面性,立体性,避免概念化;而且要从看与被看的角度分析人物的存在状态”。例如:于勒的形象就要结合小说内容逐次分析“菲利普夫妇眼中的于勒”“我眼中的于勒”“船长眼中的于勒”“于勒眼中的自己”。

小孩醒了,把照片上传留作以后翻阅,文中提到的黄厚江老师关于《猫》的教学活动设计“给猫取名”,和《于勒》中设计的探讨约瑟夫长大后会不会成为菲利普夫妇那样的人。这样的语文活动设计真是巧妙绝伦。

相关文章

  • 阅读小感

    以前收藏了很多书单,却从未有过把书单认真审视然后找到自己适合的并坚持读下去的经历。 也曾有过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

  • 阅读小感

    《巨人的工具》一书是个人潜能探索者蒂姆·费里斯采访了美国100多位各界顶尖精英的访谈集合。书中从健康、财富、智慧生...

  • 阅读小感

    最近读的一本书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名士风流,什么是大师风范,也让我看到了一个自由的年代,一个自由的社会氛围,只是这种自...

  • 阅读小感

    这几天阅读毛泽东传。尚未读完,有些许感悟。 之前一直以为毛泽东家境贫寒,所以才会在师范学院当图书管理员,看了书才知...

  • 阅读小感

    继续读《萨宁》,不得不深深感慨,只要是人,那么刻在人性里的东西,无论经历多长的时间,都不会改变。过去我们对“性”进...

  • 阅读小感

    继续读《萨宁》,阿尔志跋绥夫对于人性欲望的揭露是那么地精准,而语句又是那么自然,人们肉体产生冲动和面对死亡时...

  • 阅读小感

    1、 “有些观念,虽然有道理,但它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能主动吸收那个观念,按照那个观念去做,那就事实上有...

  • 阅读小感

    花了一星期时间,终于在昨天读完了《自卑与超越》,整本书的整体内容和排版很紧凑,充实着很多理论加案例。关键词之一是合...

  • 阅读小感

    今天读了郭跃辉老师的一篇文章,题目叫作《我的叔叔于勒备教手记》。我知道自己就是他文中批评的那类备课缺少“解读意识”...

  • 《坛经》阅读小感

    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 只是一句简单的话,它能体现出很多。我觉得它包含了两个态度,一个是对待他人。 这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ta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