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朋友圈,全在哀悼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统一步调的哀悼之前,还有传谣辟谣一番波澜起伏。
对袁隆平院士的了解,除了杂交水稻之父、在盐碱地改良品种等寥寥几个方面,知道的实在不多。但十几亿中国人民能吃饱饭,袁隆平院士功不可没。
有人说,袁隆平院士可以获诺贝尔和平奖,因为让十几亿人口吃饱饭,不用忍饥挨饿,人民能够安定生活,去发展科技与文化,这是堪当为社会和平做贡献的大功劳。我也深以为然。
我的童年,虽然没有经历过吃树皮草根的饥饿饥饿年代,但对饥饿对粮食的珍贵以及危机感是有体会的。小时候吃米饭是奢侈的事情。我的老家没有水田,只有几座长楠竹的大山,父母就是靠去山上砍竹子卖钱买大米。上山砍竹子的辛苦自不必说,碰到竹子行情不好,日子就更难过了。红薯就是日常吃得最多的主食了。常常早餐是红薯,能在红薯上蒸一小碗米饭,那碗米饭就是小孩子觊觑的最美味的食物了。
记得那时到了秋收季节,放假时就和姐姐一起跟着奶奶去军垦农场收割过的稻田捡稻穗,大清早起来,天黑了回家,攒一段时间就有小半箩,可以挑去打成米了。大米何其珍贵,只有深度匮乏又经历辛苦劳动获得,才有刻骨铭心的体会。
犹记得96年夏天,堤坝决口,爸爸跟村里的人一起去堵缺口,几天未回家,妈妈去外地照顾躲计划生育超生的婶婶坐月子,家里没有一粒米了,我们自己也饿,又担心爸爸在外没有饭吃。姐姐终于鼓起勇气去姨外婆家借了几升米,煮了粥,到篱笆旁掐了几朵南瓜开的谎花,炒了作菜。这是我关于大米最匮乏的记忆了。
想想,如果现在还是为一日三餐吃饱饭担忧,还能安下心来求学工作吗?
想想,如果当今还有许多人吃不饱饭,社会能得以稳定吗?
消除贫困,共同富裕,这是最英明的决策,国家花大力气扶贫,千方百计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
我们个人吃饱饭不迷茫,整个社会的人民吃饱饭,也才能一心一意谋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