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测评师说书之四:别拿相关当因果

测评师说书之四:别拿相关当因果

作者: SharonRu | 来源:发表于2019-03-04 21:44 被阅读0次

上回书我们说到信度和效度,这是决定一个测评工具是否可靠有效的关键因素。

换句话说就是一个测评工具是否靠谱和它的信度和效度“相关”,没错!

嗯,如果这样没错,再换句话说,是不是因为我选的测评工具有信度也有效度,所以它的测评结果一定靠谱!

WHY? 为什么正着说成立,反过来说就不成立了呢?

这是因为呀,你混淆了相关和因果!

——相关和因果

我们举个生活中的例子,现代人离不开电子产品,智能手机、IPAD、电脑……这些电子产品用的时间久了,会很容易坏,触摸屏不灵了、充不上电了、反应慢了等等,但反过来说是不是电子产品坏了,都是因为用的时间久了呢?显然不是的!

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电子产品坏了可能是因为进水了、摔了、短路了……用的时间久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也就是说A和B相关,但决不意味着A就能导致B!我们的结论是:

——相关性 ≠ 因果性

相关是统计学、心理测量、逻辑学中的基本概念,但不要以为这是专业书上的概念就和我们大多数人没有关系,生活中的相关的例子比比皆是:

          气温升高,冰淇淋的销售数量增加——正相关

            燃烧的时间越长,蜡烛越短——负相关

          手机用的时间越长,电量越少——负相关

          吃的量和肚子饱的程度——强相关

          吃的好和肚子饱的程度——弱相关

          长的高和语言能力水平——不相关

是的,相关是有强弱和正负之分的,看到这些例子,大家就清楚了吧?有人会说,这些这么简单,还用专门开一回来讲吗?

其实越是看似简单的道理,越容易被人忽略,很多人上当受骗就是混淆了相关和因果的关系!

拿海参来举个例子,曾几何时,海参非常受欢迎,因为专家说,常食海参使人变得更聪明!而且专家做了对比实验:


他们首先在一定的人群中统计一下他们是否平时常吃海参,挑选出常吃海参的一组和不常吃海参的一组。然后进行智商测试,对总体结果进行统计,看看哪一组智商平均值更高,或者直接统计吃海参频率和智商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后得出结论:常吃海参和智商高之间是呈正相关的关系的!


是不是看上去挺有道理的,有理有据啊,有事实有真象啊!于是商家大肆宣传海参的功效,于是很多人会蜂拥而至去买海参!因为吃海参会让人聪明!

慢着,冷静想一想,是不是被人混淆了概念了?三个问题让这个结论瞬间破功!

1、这些相对聪明的人都是因为吃海参变聪明的吗?

2、常吃海参和智商高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有多强?

3、专家研究了多少样本,量够大吗?有代表性吗?

是的,"商家"的声明有一个致命的逻辑缺陷:相关性并不代表因果性!这是一个经常被人混淆,也经常被一些团体故意混淆已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

想想看,身边这样的例子是不是还有很多,那些卖保健药、保健床垫的,说自己的产品包治百病的,通用的骗术就是把低相关关系说成因果关系,甚至把不相关说成因果关系!

回到海参的例子上来。海参和聪明之间的正相关性,有可能是因为经常吃到海参的家庭一般比较富裕,而富裕的家庭通常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以使得孩子更聪明;也可能是有一个或者多个基因,同时起到了使人喜欢吃海参和提升智商两种作用。如果不排除其他可能性,单说吃海参可以导致人更聪明的说法就是不可信的,聪明的人就绝不会为了提升智商去吃海参。

总结一下,两个变量A和B具有相关性,其原因是有很多种的,并非只有A→B或者B→A这样的因果关系。一个很常见的导致相关性的可能性是A和B都是同样的原因造成的:C→A并且C→B,那么A和B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但并不能说A→B或者B→A。

最后举个诡异的例子来验证一下,比如有统计表明,游泳死亡人数越高,雪糕卖得越多,也就是游泳死亡人数和雪糕售出量之间呈正相关性,是不是很诡异?我们可以由此得出结论说吃雪糕就会增加游泳死亡风险吗?显然不可以!这两个事件显然都仅仅是夏天到了气温升高了所导致的,吃不吃雪糕跟游泳死亡风险根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从这个例子可以明显看出,只依据统计数据是不足以得出因果性的,想要得出因果性,必须从理论上证明两个变量之间确实有因果性,并且要排除掉第三个隐含变量同时导致这两个变量的可能性。


好了,说了这么多,兜兜转转再回到人才测评,应用相关的概念,我们在一个成功的人才测评项目中,要选择与要测的内容相关度(信效度)高的工具来开展测评,一个“好的”测评结果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帮助我们说明或预测人才的特点。如图所示:

我们选择测评工具的原则如上图,人才测评的工具都与要测的对象相关,且都能在不同的领域对目标人才做评价。而从上图也可以看出,单一的测评工具,甚至多工具组合的测评工具都无法对人才进行100%精准的评估(具体的评估效度数据,见上回书),任何说自己的测评工具很准,能完美预测人才,都是耍流氓!

本回书继续从统计学的角度讲解了测评工具的选用的问题,下回书不讲数学啦,我们说点轻松的,讲一讲怎么开展测评,结果才更“准”!

相关文章

  • 测评师说书之四:别拿相关当因果

    上回书我们说到信度和效度,这是决定一个测评工具是否可靠有效的关键因素。 换句话说就是一个测评工具是否靠谱和它的信度...

  • 图灵社区| 别拿相关当因果! 因果关系入门

    date: 2019-01-29 15:07:47title: 图灵社区| 别拿相关当因果! 因果关系入门 htt...

  • 好运式焦虑:别拿相关当因果

    1 你转发过锦鲤吗? 只要微博里有个锦鲤,转发点赞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据说锦鲤火是有历史依据的,中国和日本古代馈赠...

  • 别拿相关当因果-读书笔记

    偶然间看到的一本书,翻了翻,有点儿像科普书,书中有比较详细的论证介绍,看起来有点儿枯燥,简单记录了一些内容。 书中...

  • 做人要记住的一段话

    在人之初,别拿人当幼欺;在人之暮,别拿人当弱辱;在人之前,别拿己当众扬;在人之后,别拿人当猴谤;在人之上,别拿人不...

  • 第一章 引子---《别拿相关当因果》

    本章节分三段核心内容: 原因的定义 怎样找到原因 为什么需要原因 原因的定义一般指它使某种结果更有可能出现,并且没...

  • 批判思维-谬误(2)

    上周我们了解到隐藏假设谬误,今天接着分享论题谬误、转移注意力。 论题谬误分为相关当因果与结论当论据 相关当因果...

  • 别拿先后关系当因果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同学都陆续结了婚,过去的一年,我的社交场所慢慢从一个电话的生日会、周末聚餐、节假日聚餐邀请转变...

  • “永远记住一句话:别放着好日子不好好过!”

    “这是我第一次生活感悟,谨记如下: 1.别拿别人不当人 2.别拿别人太当人 3.别拿自己太当人 4.别拿自己...

  • 武僧熬的十碗鸡汤

    文 | 西域武僧 1,别拿自己当领袖。纵观历史,领袖永远是别人推举不得已而为之的,从来没有想当就当的; 2,别拿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测评师说书之四:别拿相关当因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uw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