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物欲横飞的时代,这句话非常适合每个人,我们不要去追求多,少则得,多则惑。一定要知道什么是重要的,我们真正需要的,有所取舍,不然很容易迷失。
对应到做产品上面,也要有所取舍,识别真正有价值的功能。
第13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道德经》
对应到领导力上面,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为了团队大的利益,放下自己的私利。
第14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德经》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古往今来,什么样的团队、什么样的党派才能夺得天下坐得江山呢?处众人之所恶,吃苦得在前,享受得在后,有困难还得担着,还得经受艰苦的磨练,这不都是大家不愿意做的事情吗?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呢,你得有这样的一种格局、胸怀、磨练,受国之垢,有这本事吗?有这胸怀吗?这样才能成为江山社稷的主人!大家才能真正认可你。
“受国之不祥,是谓社稷王”。有灾难有困难,你别跑,要挺身而出,勇于担当。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承认,勇于改正。
第15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道德经》
第一条,做事要谨慎,“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第二条,我们领着大家做事要严谨,要严肃,不要太轻浮,不要太马虎。严肃到什么程度?老子用什么来给我们形容呢?“俨兮其若客”。
第三条,我们做人做事要温暖,涣兮其若冰之将释,就是我们讲话做事温暖得像使人心里的坚冰一点点地得到融化一样。
第四条,做事要厚道,古往今来,最缺的就是厚道人,尤其是有了一定位置,带着大家做事的时候,站在前排可以有利益先拿到的时候,这时候厚道人呢,就很少见了。
第五条,宽容。带着大家做事,你得能够容人,哪怕你看不上这个人,但是也不要认为人家讲的什么都不对。
第六条,“混兮其若浊”。不那么去辨别。因为有些事情,非原则的事情,不用争得太狠,尤其是在家里的时候,大家不是经常讲家里是讲感情不是讲理的地方吗?
我们的人生都像着开着盖的装着水的水杯,哪怕是落上几粒灰尘,如果你没有定力,你老摇晃它,你天天在摇晃,你说我们心情烦躁、情绪暴躁的时候,不就像摇晃着落了灰尘的水杯吗?你老不停地摇晃,这整个杯子永远都是浑浊的。所以越遇到事情的时候,越要让自己先静下来,静之徐清。
越是在这种静中练出的本事,他才不静,在动的时候练出来的这种静的本事才能长久。所以经常会说读书他只是为你提供了一个条件,真正你要练出这样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一定得在事上磨。书里讲的道理,他才能够你不仅是知之,而且能够行之,知行才能合一。
第16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道德经》
“万物静观尤自得”。万事万物你静观的时候,你能看到它的本质,出了问题的时候,静下来看,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归根曰静”,不管是认识的方法,还是生命的本来的状态都是这样。
“不知常,妄作凶”,我们不了解这个事物发展的常理,不了解它的规律,瞎折腾胡折腾,结果是非常糟糕的。我这人很有激情,我这人很有热情,我想做大事情,我天天都在忙。别着急,先静下来想,我们做这个事情符合不符合规律、规则,因为磨刀不误砍柴工,很多的问题,我们了解了这个“常”,我们做事情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知常容,容乃公”。有这样的一种旷达,什么事情也能够容人、容事、容言,做事情才公平正义。所以这是对个人来讲,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有了这种做事的公平正义,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的领导人领导者。
第17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德经》
最有领导智慧的叫“太上”,他做到上无为而下有为,下面就知道有这个人却一切顺理成章;
第二等的有为担当,得到了下面的喜欢赞誉;
第三等的是严厉严酷,让大家害怕;
最差的领导者最后的结局是大家一起反对之、羞辱之。
所以领导者应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自己做得很轻松,也很少发号施令,该做的事业做成了,像道一样把自己隐于功劳的背后,让百姓都说是我们一起同心协力,一起把事业做成的。
第18/19章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德经》
冯先生对中国文化的领悟的学问只概括为一百〇八个字,而这一百〇八个字,最后就剩下三句话了。冯先生认为古往今来的大学问,其实都不出乎这三句话。第一句话,“做个好人”。第二句话,“存点好心”。第三句话,“行些好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