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作者: 居安草 | 来源:发表于2016-12-24 08:41 被阅读33次

    从理论上讲,我的阅读经历似乎和我国的国情一样,正处于初级阶段,无所谓成与败。既然要谈谈经历,也能说上只言片语。

    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正式开始阅读自己喜欢的书是进入大学以后,看过的类型几乎都是小说。大学图书馆资源丰富,书的数量太多反而让我无从下手。我看书的要求单一,要么是我喜欢的作者,要么是豆瓣评分高的书。

    因为高中时期,一张试卷上的阅读文章《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而喜欢迟子建老师的文笔,阅读习题没得几分,却对作者细腻描写霜花的功底顶礼膜拜。把大自然的事物写得鲜活是对万物的一种敬畏,如此有爱的灵动派作家怎能不爱呢!

    无意中看到一本迟子建老师的《伪满洲国》,随手阅读起来。故事的背景是伪满洲国时期,讲述东北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折射那个特殊的历史时代,挖掘东北人民血泪的刻骨铭心的记忆。迟老师把每一位人物刻画得十分的鲜活饱满,不做作。豪放不羁的英雄气概里掺杂常人都存在的欲念,浑浑噩噩的市井之下遗留着对情感的坚守。读完整本书,我沉浸在当时的悲惨痛苦中无法自拔,我从未如此深刻的了解过,某个时期还有那么一群人承受了天色昏黄的时刻。和隔着屏幕看电影的感觉完全不同,电影里把真是的惨状一祯祯呈现在眼前,书本内容却把场景一幕幕烙印在脑海。几本书并没对我有多大改变,最肤浅的见解,我开阔了视野,明白了很多我之前不了解,今后也不可能再了解的。

    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之后的一本书,贾平凹先生的《浮躁》,令我想到了高中课本里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浮躁》的主旨和《边城》截然不同,但是里面有意无意的透露了很多世道民风和天然的日常生活却都让人喜爱。

    抛开那些闲云野鹤般的日子,文章真正揭露的还是新时期改革下所滋生的贪污腐败。同样处于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我们欠深刻体会还差一个冲动。我们没那么勇敢,大义凛然的站出来指正那些黑暗的存在,我们苦心经营自己的生活,小心翼翼的做好自己,认真的做一个合格守法的好公民。无论什么时期,任何状态下,只要人类的欲念存在,强权斗争就不会消亡。因此,我更加看重的是那一个时代下的生活方式与人物个性。作者把小水的情感刻画得非常到位,小水对待感情优柔寡断的纠结萦绕后,最终有一个明确而理性的对待方式,算是完美的结局。

    当然我还看了各种类型的书籍,我的人生阅历如果按计算机级别来算顶多算个计算机文化基础水平。在阅读完书本内容后,分析个人物心理活动都只能了解表面,更不要说完全了解通篇的社会含义及作者意图了。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我们害怕的考卷三大试题“作文、文言文、周树人”,对我们是有益的。某一天,偶然听到学者引用鲁迅先生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段文字。这曾是每位学生都背到滚瓜烂熟的段落,却遗落在大脑皮层最边缘,尘封不动。有人可以引用,恰到好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些话语侃侃而谈,名家语句信手拈来的学者们,都是经历过物是人非,阅读浩瀚书海才练就的才华。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这句话一点不假。我们每位学生都背到滚瓜烂熟,却遗落在大脑皮层最边缘。

    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读书的学文的时候,我总是倔强不服输。故意把文章的开头写成个大头娃娃,结果遭到老师批注,开头拖沓冗长,望简明扼要直接进去主题。我执拗的找老师理论,为什么名家文章开头篇幅大就是渲染凄凉氛围,而我的就成了扣分点。渐渐的我明白我错了,鲁迅先生的那句:“门前两棵树,一棵是柳树,另一棵也是柳树”,不仅仅只是两棵树。随着对事物的认知经历的积累,我们的很多想法都在改变,朝思路清晰的方向走。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这句出自李太白的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之前在课本里面学过,要求背诵,当时绕口的词句组合让我厌烦透了。前一段时间翻看一篇短文看到却令我眼前一亮,心生感动。再慢慢去阅读领悟其中韵味,不由得心悦诚服。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hel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