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能投身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原本平淡的日子也变得“有趣”起来,甚至我都不需要用太多的意志力,就能让自己在某个方面脱颖而出,并且获得竞争性优势。”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95783/54a34d3233b463d6.png)
01
—
这次去马来西亚的第一天,我和朋友们去了东马的沙比岛。
这个岛屿除了海水和沙子漂亮之外,还有很多的水上项目,比如滑翔伞、海底漫步、飞鱼等。
我的几个朋友把这些项目都玩了个遍,而我却丝毫提不起兴趣,只能呆呆地坐在树荫下等他们...
而第二天到了吉隆坡,我倒来了兴趣,国家清真寺、博物馆、柏威年、武吉免登,KLCC双子塔...,几个朋友跟着我到处City Walk,他们却叫苦不迭。
这事说来还真挺搞笑,别人认为有趣的、好玩的东西在我眼里不值一提,我认为有趣的、有意思的事情到了别人那里却变成了无聊透顶。
我想,这大概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兴趣差异吧!
02
—
兴趣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是旅行,写作也是如此。
有朋友问我:“看你连续写了这么多篇文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我回答说:“没那么难哇,写作对我来说就是一种乐趣!”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我以前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在写完一系列文章后突然就变得豁然开朗了,那么这种爽快和愉悦的感觉就会变得尤为强烈。
而且,这种愉悦感是在底层意识上自然产生的,胜过各种虚无的心灵鸡汤。
还有,我在思考方面的东西写得越多,就越能意识到,自己以前就根本没能从底层逻辑上彻底搞清楚过这些问题。
这会让我产生足够的好奇心,我会逼着自己去读书学习,或者寻找别人总结出的各种解决方案,拿来借鉴。
正是这种愉悦感和好奇心,让自己产生了更多的写作兴趣,兴趣又催生了输出倒逼输入的思考过程,形成了一个长期的良性循环。
03
—
把这个逻辑延伸到个人成长方面,我倒觉得,兴趣才是更好的成长激素。
当我能投身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原本平淡的日子也变得“有趣”起来,甚至我都不需要用太多的意志力,就能让自己在某个方面脱颖而出,并且获得竞争性优势。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就曾说过:
想要人生精进,必须基于长处来管理自己。首先要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然后找到符合自己优点的事,把它做好。
我对此的理解是:
长处不是什么特别神奇的东西,它可以是我与生俱来的特质,也可以是我后天培养的兴趣,还可以是我因为热爱而衍生的能力,
在长处面前,一件困难的事,对别人来说是挑战,但对我来说则是兴趣和热爱。
04
—
最后,总结一下:
我当下的看法是--做一份与自己兴趣相关的事业,才不会感到无聊!
但我也一直在揣摩这样一个道理:
兴趣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发现的,而是做事过程中,慢慢培养而成的。
因为,兴趣的本质是做事时会产生快乐,从而喜欢上这件事。
也就是说,你在做一件事情时,恰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获得成功。
每一次的成功都会为你带来巨大的能量,每一份的能量又会给你带来莫大的快乐,慢慢地,你喜欢上了这件事,就形成了兴趣。
所以,先别纠结着这件事有没有兴趣做,只管投入去做事,从做事中获得反馈,再来判断这种反馈能不能转化为你的能量和快乐,会不会喜欢上这件事。
按照这个逻辑,我试着分析一下关于学习兴趣的问题。
我想,以人的天性来说,绝大多数人在刚接触学习时,都不会说学习的兴趣是天生的:
比如,上学时,就是莫名地不想做题,又比如,工作时,听到“培训”两个字就讨厌,还比如,生活中,连书都懒得看,更不要说写文章了。
但请你先试着开放你的心态,激发你的好奇心,提出你对生活、社会、世界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然后从知识的海洋中寻找它们的答案。
如果你的问题与答案恰好还能够对你产生影响,把你跟这个世界联系起来,让你感受到它的的确确地帮到了自己、影响到了别人,让你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那它就变成了一件能够为你带来意义的事情,这时候,学习也一定会成为你的兴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