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今天与昨天并没什么不同,然而人总喜欢在时间轴上为一些节点赋予独特的光彩和意义,让今天变得光芒四射,未来也就突然从一个黑洞变成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大门。
回忆与愿望是人生的两端。回忆追赶着你,愿望牵引着你,让人总是习惯于瞻前顾后,忽视了当下。新年交接之时,人也总是年复一年地忙着总结、忙着许愿。然而烟花落尽,愿望也随之沉入黑夜。许愿时的热情与盼望,也总被庸碌的岁月消磨殆尽——平平常常的人总是大多数,他们可能并没有充足的力量和意愿去握紧愿望伸过来的缆绳。而也正是这大多数,热衷于在这个时刻进行许愿的仪式,让这个时刻变得特别。“新年快乐”既是说给别人的祝福,也是给予自己的心理暗示。
川大周鼎老师说,小时候写过无数篇“最难忘的一天”之类的作文,但是那些最难忘的一天最终都被忘却了。在新年时许的愿望也大抵如此。因此“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吗”才能成为KTV里的必唱曲目,“今天感觉怎么样?是不是离梦想更远了?”才能成为反鸡汤金句的翘楚,这些直击痛点的言语也更加反衬出节日的许愿是一种脆弱的幻象,也是对生活本身的直接质疑,让人一下子觉得生活面目可憎。
幻象并非无价值。它描绘的是生活的“应然”状态,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那座华丽城堡和只属于自己的旖旎传奇。它源于真实又超脱于真实,像是希腊神话中困扰坦塔罗斯的河水与苹果,明明触手可及,却总在触及的一刹那下降一分、升高一分,让坦塔罗斯永远处于饥渴的痛苦中。这是神祗对他的处罚,然而也像是一种赦免。至少,坦塔罗斯不必沉于更令人绝望的绝对虚空之中。长期在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就容易因为身处空无一物的虚空之中而罹患抑郁症。他们会羡慕坦塔罗斯,至少他的目力所及,尚有美好和希望可供欣赏。得不到的希望,也总比从未有过希望要好。
梦想当然不能当饭吃。许愿本身并不能让生活变得更好,行动才能。使许愿成为空泛仪式的原罪,不在许愿本身,而是人的不作为,是人对现状的茫然和屈服。不如这样说:梦想的意义或许不在于被实现的那个瞬间,而在于追赶它、抓住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不断登上自己过去难以企及的高峰,以前所未有的视角和高度欣赏世界,你会感激努力的自己。也正是这样的人,更容易获得运气的眷顾。像是在车库里组装电脑的乔布斯,像是在贫民窟的街道上踢球的贝利。若是将时间轴拉回到他们萌生初心的时刻,几人能相信他们最终会成为这个世界上最耀眼的名字。自然,多数普通人无法像他们一样攀登至金字塔的顶端,但一个梦想,或许就能把你带到你前所未见的新奇世界。
这也就是新年许愿的价值。那些愿望会在有心人的前方聚成灯塔,会让生活中的琐碎变得可爱。当初的愿望就算没实现也犯不着祭奠,如果你许下愿望转眼就忘的话;离梦想越来越远本身也并不值得感伤,如果你只是让梦想停留在口头的话。努力后未能达成目标的缺憾与安居井底的闲适相比,恰恰更多出了几分跌宕精彩。新年许下的愿,其意义并不在钟声敲响的当下,而在于它是否能长驻心头,让你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一年、几年中不至于陷入没有目标的迷茫,不至于在安于现状的本能中臣服。梦想的意义恰如童话与科幻,它暗示着人们,除了平淡庸碌之外还有另一个世界,虽然那个世界永远无法到达,但是每朝那个世界走出一步,你的世界便会出现不同的景致、不同的人,几十年的人生也就有了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可能。
2015年,如果想让“新的一年、新的自己”不再沦落为年复一年空无内涵的苍白言词,如果想让午夜时分的许愿不再仅仅为2015年末总结时的遗憾提供素材,那就对生活中的泥泞沼泽做些什么,让明天不再是今天的复制粘贴。
作者:吴迪
————
欢迎扫码关注不野史、不鸡汤、不养生的微信公号:神经元
![](https://img.haomeiwen.com/i53993/e263c94134ff74e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