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每天都有读者或咨询者找我。算下来,我至少和上万个女人聊过人生。
而听到的越多,我越发现:
一个美好的女人,不可能只有一张俏脸,也绝不应该在玫瑰色的梦里虚度一生。
她应该有许多价值,许多梦想,许多经历,许多作为。
她应该汇聚赤橙黄绿青蓝紫,然后活成一束七彩的光,在这世界灼灼闪耀。
这么说,你可能还是不太懂,那到底是什么样。
我觉得有一个女人,可以作为榜样。
林徽因。
林徽因出生时,还是大清朝。但她的一生,比现代女性还现代。
她父亲是新派人物,但母亲大字不识,受尽父亲冷落。林徽因跟着母亲在后院长大,悲怨的母亲常把气撒在她身上,不时打骂。
换做别人,可能单单一个怨气冲天的妈,就能使她一生抑郁了。
但林徽因没有。
她还是发自内心地爱父亲、爱母亲。还是明朗活泼地亲近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还是热情地喜欢这个世界,对一切充满新奇。
她一生,都洋溢着这种爱与热情。
她写诗,写小说,写戏剧,是文坛的活跃分子。当年泰戈尔访华时,她还用英语出演戏剧女主角。
她和梁思成在加拿大结婚,自己设计了中式结婚礼服。她喜欢和朋友一道骑毛驴游香山,到久已冷落的古寺中野餐。
她儿子后来回忆说:
母亲不爱做家务,但仍是热心的主妇,温柔的妈妈。
我家里有海棠,马缨花,几件从旧货店里买来的老式家具,一两尊在野外考察中拾到的残破石雕,还有无数的书。
我的姑姑叔叔舅舅和姨,都爱这位长嫂、长姐,每逢假日,这四合院里就充满了年轻人的高谈阔论,笑语喧声。
当然,除了亲戚,林徽因著名的客厅,更集结了当时最有才华的文化人。
朋友回忆她:
“梁太太总是聚会的中心人物。她侃侃而谈,天马行空,令人倾倒。”
“那绝不是结了婚的妇人那种闲言碎语,是有学识、有见地、有犀利敏捷的批评。”
此外,她还是个忘我的、成就显赫的学者。
她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和梁思成走遍大半个中国,荒郊野谷,风餐露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
赵州桥、五台山佛光寺等等,都是由于他们的艰辛努力,才得以被保护,被熟知。
她用奔放的文学语言,嬉笑怒骂的杂文笔法写学术报告。
她的小帆布床周围堆满了中外文书籍,生病期间还在读二十四史,做大量笔记,梁思成的论文,大多经过她的高明指点。
生命的最后几年,她肺病严重,却依然完成了好几项工作:设计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抢救景泰蓝工艺……
没有一位中国女性在建筑学的成就能和她相提并论。
民国时期名媛众多,但论真才实学和社会价值,无人能与林徽因匹敌。
我一直觉得,林徽因活出了一个女人最该有的样子。
爱自己,也爱别人。肯低头吃苦,也懂享受生活。
她很美,但绝不只有美。她智慧,热情,有学识,有价值。
她像一束光。明朗,闪耀,光彩照人。自己活得尽兴,也让别人因她的存在而温暖光明。
她一生虽然只有51年,但胜过别人500年。
所以,如果让我说,一个女人应该活成什么样。
我想肯定不是多美、多有钱、多不显老、嫁得多好。当然,更不是多贤良淑德,多乖顺听话。
而是你的周身,散发着巨大而美好的能量。你快乐,别人看到你,也快乐。
你要活成一束光。
光够亮,就福泽四方。光微弱,就惠及身旁。
一个人的价值和幸福感,真的跟美不美、老不老关系不大。
你可以为自己的外表费一点心,但千万别把美美美当成最高追求。那就浅薄了。
人最重要的,还是内在价值。
一个女人的美,绝不是眼睛多大、鼻子多俏、身材比例多完美。
而是你神采奕奕,举止得体,言谈从容,处事温厚又有力量。
一个女人的精致,绝不是化个眼妆、做个美甲、戴个宝格丽腕表。
而是生病时还坚持读书,兵荒马乱时还给孩子画画,精疲力尽了也要找一棵有花的树休息。
一个女人的价值,绝不是赚多少钱,站在多风光的位置。
而是你给身边人挡了多少风和雨,给这世界贡献了多少光和热。
有的女人,一身负能量,所到之处,寸草不生。有的女人,活成一束光,走到哪里,都生机勃勃。
你一定要做后一种。
不用多么扎眼,但要明亮,要欢畅,要蓬勃。
要笑容温暖,拥抱有力。要历经人生曲折,而热情不改。
要让别人想起你就会笑,就踏实,就有力量,就觉得世界光明。
如此一生,才是真的没白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