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2807858/7cfe7d8a5f55f71c.png)
好好的一本法律著作,硬生生被我读成了一本历史书,你说老孟会不会骂我?
上一篇笔记,聊到了雅典城邦的抽签选举,虽然听起来有点不靠谱但还是有点道理。毕竟统治者有他的考量,民 主政体必然想让他的制度能持续下去。
但专制政体下的臣民们只能祈求上天降下一个贤明君主,如果来一个“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就会变成整个国家的悲哀!
老孟说:「唯我独尊而轻视臣民者,必乃懒惰、无知而骄奢淫逸者。」这说的可不是这类皇帝么!
文中孟德斯鸠又提到了东方的君主,这些君主在牢狱般的深宫接受教育,被太监腐蚀得胸无大志,能力低下。而最终的结果就是撒手不管政务,把权力拱手让给他人。
这说得必定是当时中国的君主,看看孟德斯鸠所处的时代,是17时代末和18世纪前叶,此时正值法国封建主义和君主专制从发展高峰急剧走向没落的时期。
而这个时期在中国就是清朝,也就是康乾雍时期,正值封建集权到达顶峰。而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
因此,他指的「东方君主」很有可能就是明朝的皇帝们。
对于君主专制,孟德斯鸠认为设立宰相的职位是专制政体的一条基本法。
可惜明朝的宰相在胡惟庸之后,已被「劳模」朱元璋取缔,后来即使有内阁,作用已不如宰相了。
明朝很多皇帝「兴趣广泛」,做木工、做道士、做将军,但就是少有能做皇帝的。登基之初,他们会被权力刺激得不知所措,既然没有宰相,而皇帝们又对这个本职缺乏兴趣,那只能让最亲近的人——太监拥有权力。
将权力交给亲信太监后,皇帝们突然觉得做皇帝竟然也可以这么轻松。于是太监专权又死灰复燃。王振、汪直、刘瑾纷纷走上历史舞台……
我一直说朱元璋一直在模仿刘邦,没想到老朱别的没学好,却把把刘汉的这个副产品完美继承下来了!
书籍:《论法的精神》
作者:孟德斯鸠
翻译:钟书峰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07858/eeb049cec7bba57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