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初四,送走了雾霾,迎来了明媚,商铺们陆续开业,外出的人们也增多了,享受着阳光,迎着小寒风,透着过年的笑容和轻松,买买买的行为也多了起来。
看着家里年前买的一堆堆食品,有些已经打了蔫,有些发了小芽,有些还安静地待在冰箱。
哎,这就是乱买的教训吧。
想起《吾心可鉴》里的一句话:人是经济人,追求经济利益最优化。
年前我的各种采购,不就是想买个便宜吗?
今天读书,才知道和我同样心理的人还不少,而且这种情况在经济学家的眼里是十分正常的。
比如,书有有两个小问题:
你想要买个彩票,会选择哪个?
A、有20%的机会赚4万元
B、有80%的机会赚3千元
你要定制一个旅游,会选择哪一个?
A、有5%的机会,赢得7天的江南三地游(上海、杭州、南京)
B、有10%的机会赢得2天的上海游玩
这两个问题,肯定没有固定的答案,它做为一种“存在即合理”的现象,早已经被专家们拿来做了研究。
经济学家认为人们大多数会选择A,因为A带来的效益高,因为“人是经济人,追求经济利益最优化”。
心理学家却不以为然,认为很多人会选择B,因为这是一个肯定的概率,可能性更大些。
实际的调研结果也是如此。
那么,为什么更多的人不追求最化化的效益,而是去追求最肯定的效果呢?
经济学家认为,人在选择时,一定是以逻辑的方式来行进判断。
但心理学研究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们会选择能带来肯定效应的方案,即使这个方案不是最理想的;人们会逃避看似危险的方案,哪怕这个方案相对较好。
这也是很多人选择B的心理根源。
这就是说,人们的行为并不是完全遵循逻辑关系的,人做为一个复杂的个体,有多种多样的想法非常正常,或规避风险,或坚持初心,或性格驱动,并非所有的人、所有时间都会追求经济最优化。
比如我年前的买买买、拼多多的团购、第一个问题选择的A,就成为了经济学家的理论依据;
第二个问题我选择了B,又成为了心理学的研究结果。
这真是术业有专攻,我们平时看似随意的言行,没想到都有专业人士在做着分析和研究。
看来万事都有规律可循,就看用不用心了,平时多读一点书,多懂一些道理,看问题的角度会多一些扩展,视野也会开阔一些。
谢谢阅读!春节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