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长陈凡走了,小班长秦育走了,兴旗走了,艳芝走了,师兄良忠走了……谢天谢地,我们依然在路上……
陕财研85,注定是一个传说的存在:我们是一个时代的亲历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遥望当年,偏隅古城西安小寨翠华路的陕财大院里,一个仓促而建的孤单小平房成了85级研究生的栖息地,我们分别来自新疆、内蒙、甘肃、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湖南、河南,一时间南腔北调,共聚一隅。大部分是60年代生人,亦有50后的哥哥姐姐……孤寒的小院热气升腾,据说是本科学妹们经常探访的校园目的地……书声琅琅,歌声飞扬,来自美国的美女口语老师和年迈的奈尔森老太太,我们便有了露丝、黑格尔、迈克、丹尼尔……成了校园生活的一道风景……后有一支随江其务教授一同迁往京城,亦一直保持紧密的联系。活色生香的校园生活是短暂的,却成了我们记忆里美好且最重要而柔软的部分……
岁月如烟,人生如歌。有的引亢高歌,有的行云流水,有的烟消云散,有的不靠谱,有的不着调,注定了我们这一代人都是不一样的烟火:有的居安学府,教授、博导,或著作等身,或默默耕耘,桃李芬芳;从政者,位居高位,为民发声谋福祉。大多数的经商或在职场,沉浮宕荡,谨守底线和职业尊严,居高位,不张扬,处低位,不颓废……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己构成我们这一代人的人文内核和毕生追求。
陕财研85,一个依然在延续的传奇……
未来已来。
珍惜携手,抵砺前行:用良知、普世的价值观与世界温柔以待,健康的活着,静待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