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情

作者: 醉云坊 | 来源:发表于2020-08-09 08:12 被阅读0次

很多年以前,听老师讲中国人和西方国家的不同时,有一个例子,在一条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事故的一方是中国人,另一方是个西方国家的人。中国人做的第一件事是打电话给自己认识的警察,想让他帮忙摆平;而西方人第一件事是给自己的律师打电话,因为律师是专业的,可以更好的帮他处理事故。
由此,老师说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大家骨子里更愿意相信人而不是法,所以在中国推行法制化很难行得通。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家思想为主流,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基础是孝,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有子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黑格尔也说过:“中国这个文化大国是纯粹建筑在孝敬这一道德的基础之上,国家最为本质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
孝的前提则是恩,是父母的养育之恩。孝是历史形成的,是原始社会部落内部的行为规范,有利于巩固部落团结,凝聚力量,更好的面对外部风险。
人情的基础也是恩,知恩图报,也是社会在道德层面对人的期许。法律建立在契约之上,也有要求别人按契约进行回报的期许。不同之处在于,缔结契约的双方的付出和回报是对等的,是可以等价交换的,就像股票一样,你可以按一定的价格出售或买进。
而恩情却不是如此,付出和期许的回报很难做到等价,甚至是相对的等价。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恩情从来不是可以等价交换的。
这种不对等的期许,有时甚至会超过法律的界限,就像出了交通事故给自己认识的警察打电话,他在打电话时就有渴望警察帮他做些超出法律规定的事情,否则他完全可以请律师帮他处理事故。
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出发,在中国推行法制化的确很有难度,但也并非行不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等价交换的概念也越来越被人接受。前年,有个亲戚出了一起交通事故,他骑着没有车牌的摩托车和一个小轿车发生了碰撞,虽然起初也到处找人帮忙,但在无果之后,也还是联系了律师帮他处理。

相关文章

  • 恩情

    “yuwen,这是今年你们四川新上市的果冻橙,很好吃,我给你们寄了两箱,到时收到后看看有没有坏的......” 突...

  • 恩情

    为我着想的感情越发深重, 我便越发害怕, 因为我怕我有一天还不起这份深情。

  • 恩情

    每年过春节,父亲都要给我们讲一讲二十多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情。 那时候的我还是个10岁左右的孩子,和哥哥...

  • 恩情

    光阴荏苒。母亲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母亲的美丽像落花散落一地,同时也散失了梳妆打扮的闲情逸致。她的...

  • 恩情

    文/夏莲 绵延不绝的山脉 是流逝的万古时间 滔滔不绝的江水 是沉淀的惊涛骇浪 分娩时的苦痛 换做成你的一声啼哭 你...

  • 恩情

    人与人之间永远遵循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性! 忘不了小时候我们家建房时,谁帮了我们----是三代娘家、舅舅...

  • 恩情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最近,我一直在思索,怎么才算报答,报答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所...

  • 恩情

    恩情 一 外面那么吵,你不去看看吗? 有什么好看的,跟我无关 米莉死了,,,,,,昨天晚上 跟我有什么关系吗?我跟...

  • 恩情

    当初大二的时候在一家健身房当会籍顾问,都有相应的师傅带我们,一次活动中,是L师傅带的我们团队,后来我们赢了,奖金他...

  • 恩情

    现实残酷,将恩情碾碎 零落成泥,化为冤亲债主 恩将仇报,与现实紧密相接 因果不待,恩怨无非陷坑 无良之人…敢说没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恩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hxl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