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却没有说傅说如何举于版筑之间。民间对于“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也只是留下了一个传说。
传说殷代盘庚中兴之后,小辛、小乙继位,殷朝重又中落。传位至武丁,武丁打算复兴殷朝大业,遍观群臣,却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臣子来辅佐自己。
一日,武丁梦见一个身材高大,肤色黝黑,双目炯炯有神的圣人,对自己说他可以辅佐武丁完成复兴大业。梦醒之后,武丁到处查访此人。终于在傅岩的一批囚徒中见到一个与梦中圣人完全一样的人,于是便将他邀至帐中,谈了三天三夜。回朝之后,直接任命那囚徒为国相。因为那囚徒当时并没有名字,便以傅岩为姓,称为“傅说”。
傅说为相后,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才能,殷朝大治,武丁也逐渐给予了傅说更多的信任。从此以后,殷朝又一次走上了兴盛之路。
传说是真是假已经无从考证,但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却是事实。如果傅说没有得到武丁的赏识,恐怕也只是一辈子的囚徒;在傅说遇到武丁之后,如果没有那三天三夜的畅谈,让武丁充分了解到自己的才能,恐怕也难以得到武丁的赏识;傅说上任之后,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没有做出突出的政绩,相信武丁也会收回自己的信任,甚至会治他“欺君之罪”……
傅说的成功纵然有武丁的因素,却也与他自己的真才实学分不开的。抓住机遇,推销自己,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实现梦想。最后一步犹为重要,否则便是纸上谈兵的赵括,丢失街亭的马谡……
芸芸众生中,有才能者千千万万,被赏识者却寥寥无几,为何?一是,伯乐太少;二是不会推销。曾经在卖艺圈流传一句话,“只说不练假把式,只练不说傻把式,又说又练真把式”。的确,有了才能,还要善于推销自己,才会有更多机会进入伯乐的视线之中;得到了伯乐的赏识,要有真才实学才能走得更远。
网友评论